首页
第04版:要闻

满怀期待 从“新”出发

——我省中小学秋季开学首日见闻

本报记者 刘晓娟

9月1日,吉林临江边境管理大队民警走进临江市外国语学校,以案例讲解、互动演示等方式,普及安全知识,为同学们带来生动的“开学第一课”。 赵文瑞 本报记者 钱文波 摄

9月1日,我省中小学迎来秋季新学期。各地各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迎新活动及富有意义的“开学第一课”,让学子们在仪式感与获得感中感受新学期里的憧憬和希望。

早晨8:00,欢快的“迎新曲”在长春市二道区长江学校的校园内回荡,一系列富有寓意的欢迎仪式迎接孩子们入学。

学校一年级新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引领下,依次穿过装饰着彩色书本剪纸与彩虹丝带的“智慧之门”,踏上摆满大葱、柿子、苹果的“祝福通道”,这些来自学校“乐耕农场”,由学生们自己耕种收获的果实,表达了对孩子们“聪聪明明”“事事如意”“平平安安”的祝福。

在庄重的“击鼓鸣志”环节,每个孩子用力敲响大红鼓,铿锵的鼓声传递着孩子们志存高远的决心。“朱砂启智”仪式上,学校领导用毛笔蘸取朱砂,轻轻点在每位新生的额头正中,祝愿孩子们好读书、读好书。

家长王女士表示:“入学仪式既庄重又温馨,特别是看到孩子们自己种植的农作物被用于这么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学校在育人方面的用心。”

“我特别期待小学的生活,这里的校园和我想象中的一样漂亮。”长春市朝阳区艳春小学,新学期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拉开序幕。艳春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与一年级新生进行的“结对护航”环节,成为一道最温暖的风景线。

开学第一天,长春五十二中赫行实验学校组织初一新生走进长春市二道区的英俊五育教育实践中心,通过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涵养学生品格,用“英雄精神”铸魂育人。学校七年二班学生安瑶表示,通过参观学习,她了解到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辆地铁客车、第一辆有轨电车、第一台激光器等诸多“第一”都诞生在吉林省,她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吉林省第二实验朝阳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当银幕上出现南京城旧影,我忽然明白,那些黑白照片里藏着的不仅是历史,更是先辈们守护家国的信念。”活动中,吉林省第二实验朝阳学校学生会主席贾医畅分享了假期观看《南京照相馆》的感受,爱国情怀在同学们心中悄然升温;学校政治老师从“大国军事的威武雄姿”“大国力量的磅礴气势”以及“大国工匠的精湛技艺”三个方面的叙事,培育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语文教师则结合古诗词《满江红》,引导同学们在品味诗词韵律之美的同时,将历史人物的担当精神与自身的理想追求相连,从中汲取激励成长的精神养分。

新学期伊始,许多学校将科技元素融入迎新活动。辽源市龙山区谦宁街小学把科技主题AI吉祥物“谦小智”和“宁小跃”搬进校园,营造温馨而热烈的入学氛围。同时,学校设置了科技互动区,推出科学秀表演,由“坚果”科学社团带来的“液氮玫瑰”“消失的颜色”“乒乓球机关枪”等趣味实验,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热爱科学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悄悄萌芽。

秋日启新程,金风拂校园。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省中小学生乘风起航,向着“增长学识、锤炼品格、提升本领”的新目标奋力前行。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