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山河永固 薪火长传

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本报记者 邱国强

马继志深情讲述爷爷杨靖宇的英雄故事,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继续传递力量。

“爷爷牺牲85年了,但他的故事、他的精神,从来没离开过我。小时候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现在我要把它们讲给更多人听。”作为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的孙子,马继志的一生都与“传承”二字紧密相连:从年少时聆听先辈事迹,到青年时上战场践行信仰,再到如今走遍全省各地讲述红色故事,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成了他最珍贵的人生使命。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杨靖宇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马继志对爷爷的事迹有了更深的感悟。“爷爷本名叫马尚德,为了投身抗日事业化名杨靖宇。在东北广袤的土地上,他带领东北抗联战士们奋勇抗击敌人,那是真真切切的‘苦仗’啊!”提起东北抗联的峥嵘岁月,马继志的语气里满是敬重,“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东北的冬天漫长寒冷,温度最低能达到零下40多摄氏度。即便这样,他们也始终没向敌人低过头。这就是爷爷坚守的民族骨气!”

正是这份从先辈事迹中汲取的力量,让马继志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了“当军人、保家国”的种子。“我打小就想,爷爷能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我也要像他一样,保家卫国。”1977年部队征兵,马继志报名参军,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成为一名通信兵。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攻打谅山的战斗,是马继志一生难忘的记忆。当时,他和战友在指挥车值班,敌人发起突袭,一时枪声四起。

“我感觉腰上一阵剧痛,伸手一摸全是血。”他强忍着伤痛,趴在壕沟里与战友并肩作战,直到打退敌人的进攻。战后,他因作战英勇荣立三等功。

从部队退役后,马继志被分配到铁路系统,当了30多年的货运列车司机,直到退休。他始终觉得,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先辈精神最朴素的践行。

退休后,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红色历史充满好奇,马继志心里渐渐有了一个念头:得把先辈的故事讲出去,不能让这些珍贵的记忆被时光冲淡。“现在的好日子,是爷爷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这些故事不能被遗忘,得让更多人知道。”

于是,他成了一名“红色故事宣讲员”。

马继志的宣讲始终带着这份纯粹的初心。他从不用华丽的辞藻,只用最朴实的话语把东北抗联的峥嵘岁月、爷爷杨靖宇的英雄事迹娓娓道来——讲爷爷在密林中与敌人周旋的日夜艰辛,讲抗联战士在林海雪原高唱《西征胜利歌》的昂扬斗志,讲那句“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背后的信仰力量……每每讲到动情处,他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泛红,那份藏在心底的崇敬与怀念,也顺着声音传到了每一位听众心里。

如今,马继志的宣讲足迹遍布全省各地。有人问他,讲了这么多遍,会不会觉得累?他总是笑着说:“爷爷他们用热血铸就的精神得一代代传下去,这是我们后人的责任,也是对先辈最好的纪念。”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