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6日讯(记者张鹤)今天,第三届中国公共传播论坛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以“融通·共识:数智时代的公共传播使命”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学术期刊相关负责人以及省内多所高校师生参会,旨在凝聚学术智慧,打造一流的新闻传播专家智库;探寻数智时代公共传播的使命所在、底层逻辑与创新方向;提炼中国语境下的传播智慧,推动共识成为社会前行的基石。
论坛开幕式上,东北师范大学传媒智库中心同步揭牌。该中心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传媒行业转型升级为使命,开展前沿领域的政策研究与行业分析,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机制,汇聚高水平专家团队,打造开放式研究网络,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库和创新源,成为区域乃至国家传媒发展的重要智力引擎。
随后的主旨演讲环节,6位知名专家围绕社会共识的凝聚与文化价值的共融、公共传播在技术浪潮中回归“公共性”的本质、公共传播在AI时代的生态构建等问题展开演讲,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价值共识构建、文化软实力提升等方面提供了多维视野。当天下午,传媒智库发展研讨会与4场分论坛同步进行,专家学者围绕多个方面问题汇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与创新研究的想象力。
本届论坛既延续了往届论坛对技术变革的关注,又进一步深化了对传播伦理与社会责任的规范性思考,在自觉契合“网络强国”与“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担当中,以更加开放的学术视野与更扎实的理论研究积极推动中国公共传播的理论创新与学术交流,为构建更具包容性、协作性和可持续性的传播生态贡献智慧与力量。
据悉,论坛由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承办,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吉林省传媒学会联合协办,《现代传播》《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传媒》《文化数字化》等相关刊物提供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