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名单揭晓,吉林省金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贾金国凭借十七年如一日的助人为乐善举成功入选。从年轻时被称作“好人小贾”,到如今邻里口中的“好人老贾”,变的是岁月沉淀的称呼,不变的是他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赤诚初心。
1975年出生的贾金国,与公益的缘分始于2008年。那年,他结识了长春市乐山镇低保户王大爷——老人晚年丧子,老伴又患有精神疾病,绝望中萌生了轻生念头。“大爷,以后我就是您儿子,给您老两口养老送终!”贾金国攥着老人的手许下承诺,这一诺,便是17年的坚守。此后的日子里,他雷打不动地给老人送生活费,逢年过节带着妻儿上门团聚,让冷清的小屋飘起饭菜香、响起欢笑声。“亲儿子也未必能做到这样!”王大爷每次提起贾金国,眼眶总忍不住泛红。
在贾金国居住的小区,90多岁的徐大妈也是他常年照料的对象。老伴、儿子早逝,儿媳改嫁,老人独自生活无依无靠。得知情况后,贾金国主动当起“专职守护者”:清晨送去新鲜蔬菜,傍晚陪着唠家常,做了好吃的就接老人来家里吃饭。哪怕深夜回家再累,他也会在老人门口驻足片刻,听听屋内动静,确认平安才放心离开。“小贾就是我的亲儿子!”徐大妈的这句话,成了邻里间流传的暖心话语。
2012年的一桩憾事,让贾金国的助人之路更添一份坚定。当时他在一家医院物业工作,遇到一位凑不齐手术费的患者,看着对方绝望的眼神,他和妻子拿出全部积蓄,又向亲友借钱凑够3万元。可当他满心欢喜送钱去时,患者却因病情恶化离世。“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这件事在他心里刻下烙印,也让他更加主动地帮助困境中的人。在医院工作期间,他先后帮20多位外地患者解决住宿、吃饭、返程车费等难题,资助金额近万元,“好人小贾”的名号也渐渐传开。
2016年,贾金国自主创业成立物业公司,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打造“红心物业”品牌。接手建于1996年的生物小区时,这里设施陈旧、路面破败,还长期处于弃管状态。他拿出30多万元,带领团队种草坪、换路灯、修楼门、刷墙面,历时5个月让小区旧貌换新颜,如今已成为绿园区的典范小区。他接管的金安华城小区,12年来物业费一分未涨,按市场标准计算累计让利居民800多万元。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带动更多人才能帮更多人。”贾金国不仅自己行善,还把公益融入企业文化。他带头设立慈善救助基金,带动员工捐款捐物;每年春节,带着员工买3万多元生活必需品送到长春市社会福利院;为环卫工人送冬暖,给困难居民上门维修……2022年,他还发起成立长春市绿园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如今整合了36家经民政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和30家联盟爱心企业,有注册志愿者2万多名,开展助困助老活动累计帮扶800余人次,资助145名特困学生,“公益课堂”受益儿童超2000人次,组建的应急救援队还无偿找回走失老人和儿童20余人次,累计开展道路救援200余次……
17年来,贾金国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超1700小时,捐款捐物120余万元,带领企业累计捐款捐物、减免物业费已超过1200万元,先后获得“吉林省优秀志愿者”“长春市道德模范”“吉林好人”标兵等称号。如今荣登“中国好人榜”,他说:“就是做了些该做的事,只要能帮到别人,再苦再累都值。”
从一个人的涓滴善举,到一群人的志愿洪流,贾金国用17年坚守证明:助人为乐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融入日常的本能。这位“好人老贾”仍在继续用温暖点亮更多人的生活,让善意的星星之火不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