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服务下沉 治理提质

白城“城市管理进社区”获居民点赞

本报记者 张磊 尹雪

开栏语: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施路径。

我省坚决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城市更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从老旧小区的焕新蝶变到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从城市管理到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每一项举措都紧扣群众需求,每一次突破都积累着宝贵经验,让城市发展既有“颜值”更有“内涵”。

今日起,本报开设“城市更新 共创美好”专栏。记者走进全省各地,聚焦城市更新中的鲜活案例与创新做法,以小切口呈现大发展,用小故事传递大变化,与读者一同见证城市蝶变,共同推动城市朝着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的方向迈进,让美好生活在更新中持续升级。


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治理模式的升级。今年以来,白城市紧紧围绕中央和我省关于城市工作的部署,持续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打破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壁垒,推动城市治理更加精细、更贴民心。

党建引领 资源下沉 治理更有力

白城市城管局与社区、物业企业联合建立党建联系点,推动组织共建、事务共商,实现党建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各辖区大队主动进驻社区,设立“城管工作站”,定人、定时开展接待与咨询服务,实时响应居民诉求。

洮北区胜利社区东侧巷路此前因排水管道老化堵塞,雨季内涝严重。工作站人员联合社区现场勘查后,白城市城管局迅速组织施工,完成管道疏通更换并增设排水设施,积水问题得以解决,获得居民称赞。

白城市积极构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行业自律、居民自治、专业服务、各方参与、协商共建”的物业管理格局,建立“属地负责、部门包保”的小区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组建物业公司基层党组织41个,选派党建指导员16名,打造“红心物业”示范项目22个。建立“国企兜底”物业管理模式。组建白城市靓城城市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分期分批接管18个社区代管及弃管小区。

畅通渠道 快响快处 群众更满意

白城市城管局坚持“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推动问题前端化解,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设立24小时民生服务热线,建立“接听—办理—反馈—回访”闭环管理机制,确保群众反映“件件有着落”;全面实施街(路)长制,38条主要干道由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街(路)长,统筹市容、停车、广告、绿化等10余项管理职责,市民扫码即可上报问题、跟踪办理;创新建立“快办制”,整合城市运行管理资源,实现“发现—派发—处置—反馈—验收”全链条运转,目前已主动整改问题1.1万余处。

“在处置过程中,我们多以服务和管理为主,通过柔性执法,实行‘首违不罚’,研究化解矛盾和问题。”白城市城管局市容管理科负责人李赫楠说。

聚焦诉求 专项治理 城市环境更优化

今年以来,白城市城管局结合群众诉求,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有效提升广大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架空管线专项整治。做到专班攻坚、销号管理、压茬推进,按照“谁的孩子谁抱走”的原则,统筹联通、移动、电信等运营商,累计整治小区240余个,线缆70万根。同时,配合属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劝阻“飞线”充电1.2万余次,疏堵结合建设充电桩505组。集中消灭城区空中“蜘蛛网”和市民头顶“定时炸弹”,实现了城市空间更洁净、管线运行更安全的目标。

小广告专项整治。利用社区志愿者和服务对象1300多人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网格,实现与社区网格、综治网格、安监网格“多网合一”。做到“群众有事吹哨,城管立即报到”。通过清晨检查、车辆巡查、专项督查等三种方式,加大对街路和小区内张贴、喷涂小广告的查处力度。立案处罚1800余起,累计清理3.27万处。

油烟专项整治。制定油烟清洗手册,网格员定期检查商家油烟净化器使用、清洗、维护情况,督促及时清洗滤芯,实现油烟全部达标排放;非法露天烧烤实现动态清零,确保小区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目前,已开展行动850余次,整改超标排放1200余起,清理露天烧烤7200余处(次)。

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出台《白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加强源头管控,严控运输渠道,实行准入制度,重点检查从事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资质和封闭苫盖情况,着力打击偷倒乱倒建筑垃圾和抛撒滴漏、扬尘污染行为。截至目前,共开展督促检查230余次,清理建筑垃圾1100余处。

违法建设专项整治。以治理占用小区消防通道、侵占小区公共绿地等公共空间为重点,联合属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拆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支乱挂和圈地种菜等行为。联合开展物业治理,持续强化违法建设多部门联合查处,形成“预警、发现、制止、处置、拆除”的长效工作机制,目前已有效遏制增量,正逐步减少存量。

“僵尸车”专项整治。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城市管理志愿者、城管队员“三网合一”作用,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拓宽反映渠道;联合公安交管部门及时确认查处。共排查疑似“僵尸车”(机动车、非机动车)2500余台,确认“僵尸机动车”和“僵尸非机动车”1200余台,自行移走700余台,联合拖移330余台。同时,治理街路两侧静态停车近15万台次;增划停车泊位1.5万余个。群众停车难、走路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城市管理进社区’不仅是工作机制的创新,更是治理理念的转变。我们将持续通过力量下沉、资源汇聚和精准治理,实现城市管理为民、便民、利民,走出一条具有白城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白城市城管局副局长林树龙说。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