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执激光之笔 绘报国蓝图

——记2025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长春理工大学激光成像与探测技术及系统团队

本报记者 张鹤

从东南岛礁的波涛之上,到西南高原的风雪之中;从西北戈壁的烈日之下,到东北寒区的冰封之境,有这样一支团队,始终怀揣对祖国的赤诚,在教育与科技的画卷上书写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动人篇章——这就是2025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长春理工大学激光成像与探测技术及系统团队。

以初心为炬,铸牢报国之魂

学校的第一任校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报国情怀、教育家的育人初心,如同接力棒般在团队成员手中传递。

他们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为底色,以“严谨、创新、执着、奉献”为准则,既是实验室里通宵达旦的科研人,也是课堂上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学生们常说,跟着团队搞研究,不仅能学到技术,更能领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内涵。

多年来,团队负责人郝群带领队员们踏遍极端环境,用脚步丈量祖国河山,用行动诠释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也因此收获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成为教育科研领域里当之无愧的标杆。

以育人为本,锻造栋梁之材

团队深知,新时代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本领,更要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和过硬的实践能力。为此,队伍创新打造了“思政+专业”协同教学模式,让“三全育人”不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课堂实践。

为了让教学跟上科技前沿,团队打破学科壁垒,把数理基础当作工程创新的“敲门砖”,主动联动校内外资源,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搬进”课堂。更重要的是,他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老师“一言堂”,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大家从“被动听课”转向“主动创新”。

如今,团队培养的学生中,有7人获王大珩光学奖,14项成果在全国科创赛事中获奖,团队自身也拿下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还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教育教学领军人才,出版的14部教材更是成为行业里的“抢手货”。这些都是“高水平教师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生动证明。

以创新为刃,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激光成像探测领域,国外的技术壁垒曾是团队前进路上的“拦路虎”。但他们偏不信邪:“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攻关什么!”

于是,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团队把“卡脖子”难题当作目标,在半导体激光芯片、红外探测器件、光电集成等核心领域,一步步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如今,团队已实现了“算法模型—探测成像—智能感知”全链条技术突破和自主可控,成果在国家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2020年以来,团队已拿下13项省部级或国家学会科技奖励一等奖,从教育部到吉林省、北京市的技术发明一等奖,再到多个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背后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硬实力。

在学术领域,同样亮眼——376篇SCI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7位院士都曾引用并高度评价他们的成果,其中10篇论文更是入选“高被引”。这份成绩单,足以让世界看到这支中国科研团队的力量。

以奉献为怀,赋能发展之基

科研不能关起门来做,要为社会创造价值。为此,团队始终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把技术创新当作推动产业发展的“引擎”。他们自主研发的关键器件和技术,早已走出实验室,在粮食安全、智能制造、应急搜救等重点行业发光发热。

团队还当起了“创业红娘”,孵化了长春赛高等高新企业,研发的系列产品服务国家主战装备发展,同时推动相关领域上市企业实现产品迭代升级,助力下游龙头企业技术发展与竞争力提升。如今,他们的技术已服务106家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和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形成“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同时,团队更是把“服务地方”当作己任,持续在吉林大地上深耕。郝群作为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牵头承担决策咨询课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出谋划策;面对中小企业的技术难题,团队主动上门帮扶,帮企业破解升级瓶颈、加快数字化转型;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他们面向中学生开设了“开放日”“科普讲堂”,并为高校学生和企业开展科技培训,累计服务近3000人。

以协作之力,迈向国际一流

一支团队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核心的引领和梯队的建设。郝群就是团队的“主心骨”——作为长春理工大学校长,她同时执掌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红外感知芯片及系统重点实验室,还是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国际光电成像领域赢得了广泛赞誉。

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汇聚了数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多学科精英,老中青梯队合理,每个人的优势都能得到最大发挥。多年来,他们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教学、科研、服务领域齐头并进,产出近100项标志性成果。通过“老带新、传帮带”,不少成员成长为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青年才俊。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