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现代新经济形态。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数字经济能够推动产业体系组织形式、生产过程、要素协同等实现现代化发展,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引擎”。立足新发展阶段,应全面发展数字经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底座。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一是深入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和应用,提升重点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网络覆盖质量和接入能力。二是统筹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构建一体化算力体系。三是积极发展物联网基础设施,加快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感知设备在工业生产、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广泛部署,构建万物互联的数据采集体系。四是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对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升级,赋能产业运行效率全面提升。
推进数据开放共享流通,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新价值。推进数据的开放共享是激发数据要素活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数据产权制度,探索结构性分置运行机制,打造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等的分类分级确权授权方案,厘清数据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各方权利义务,为数据流通交易提供制度保障。大力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构建统一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完善交易规则和流程,鼓励企业开放搜索、社交等数据,发展专业化、场景化大数据产品和服务。此外,要持续深化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建立政府、企业、科研等机构间的数据共享机制,通过数据共享促进产业协同创新,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数据流通与合作,提升产业体系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加强数字技术深度应用,培育现代产业发展新动能。在制造业领域,打造数实融合发展示范平台,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助力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和成本。在农业领域,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大数据系统,加速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全链条普及应用,建立健全农业数据管理和交易制度,全面提升农业数据的收集、加工、分析、处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和供应链智能化发展,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奠定坚实基础。在服务业领域,要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深化金融科技、智慧物流、数字文创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引导和支持生活服务电商平台提供针对性强、使用便捷、成本合理的数字化服务,推动扩大生产性服务优质供给,更好地引领服务业向高质量、现代化方向发展。
完善政策保障,营造现代产业发展新生态。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助力,而数字经济的健康运行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供给。实践中,一方面要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尤其要完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网络安全等方面立法,规范数字经济发展秩序,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持续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金保障力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融资渠道。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规范平台企业竞争行为,增强数据要素市场的安全防护能力,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此外,要不断深化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大力培养兼具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数字人才,助力高水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