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敦化: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发展新篇

本报记者 王艺博 实习生 孙小媛

“我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人才,改造国家……为了祖国,我一定投笔从戎,用我手中的枪和我的鲜血、生命来赶走敌人!”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敦化市翰章乡翰章村的陈翰章烈士陵园。在陵园内的生平事迹展室展板上,陈翰章在青年时代的铮铮誓言穿越时空,至今依然振聋发聩。

九一八事变后,陈翰章毅然放弃教育理想,投身抗日战场。他曾率部在镜泊湖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指挥过攻打横道河子、破袭北湖头水电工程等战斗。作战中,陈翰章不畏强敌,敢于同侵略者正面交锋,被百姓称为“镜泊英雄”。1940年12月8日,由于叛徒出卖,陈翰章被日军所围。“死也不当亡国奴!”陈翰章怒吼着端起机枪向敌人扫射。激战中,他的胸部和右手中弹,扑倒在雪地上,依然强撑身体倚靠着一棵松树坐下来,准备用左手射击。敌人冲上前夺去了他手中的枪,他仍痛骂敌人。残暴的日军剜出他的双眼,割下他的头颅,送到伪满洲国新京(今长春)邀功请赏。牺牲时,陈翰章年仅27岁。

1948年长春解放后,党组织派人找到了他的遗首,安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1955年又安葬于哈尔滨烈士陵园。2013年6月,陈翰章诞辰100周年之际,吉林人民将陈翰章头颅迎回敦化市,身首合一葬在陈翰章烈士陵园。

陈翰章的外甥鄢成担任陵园管理员十余年,始终坚守着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当年,抗联战士们缺衣少食,忍受常人无法想象的严寒酷暑,他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倍加珍惜。”说到这里,鄢成的声音有些哽咽。从日常接待到主题党日讲解,鄢成始终秉承着“讲好红色故事就是最好纪念”的信念,让抗联精神在这片黑土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为了全面展现英雄的英勇无畏,2024年9月,陈翰章生平事迹文化中心在翰章乡翰章村正式揭牌成立。这里集中展现了陈翰章从少年学习到参加革命、走向抗日的生平事迹,让一个饱满立体的英雄形象跃然眼前,成为当地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平台。“陈翰章将军为国家和民族舍生忘死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让更多人铭记他的事迹,将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翰章乡基层专干张圣奇动情地说。

如今的敦化,抗联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城市血脉,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从医药健康到食品加工,这座英雄城市在传承中创新,谱写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走进吉林敖东的智能化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的景象令人振奋。这家从68年前的延边国营敦化鹿场起步的老牌企业,如今已发展成为涵盖“医药+金融+大健康”的控股型集团上市公司。“我们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释放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起新的产业发展格局。”公司总经理助理姜维告诉记者,得益于转型升级的战略布局,吉林敖东近年来始终保持经营增长态势。

在敦化市长有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浓郁的谷物香气扑面而来。工人们用娴熟的动作将一张张金黄透亮的煎饼折叠成型。“我们从12平方米的小仓库起家,现如今已建成近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变的是生产规模,不变的是对品质的坚守。”董事长陈长有介绍道。企业如今已建立起严格的品控体系——主粮存储时间不超过20天,杂粮5天内使用,蔬菜从入库到加工控制在3小时以内,确保每张煎饼口感细腻、回味甘甜。

陵园内松涛阵阵,仿佛仍在吟唱着那首广为传唱的民谣。“镜泊湖水清亮亮,一棵青松立湖旁,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在敦化,抗联精神正如傲然挺立的青松,深深扎根在这片洒满英雄热血的黑土地上,激励着奋斗者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