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文化

让我们一同翻开吉林市档案馆馆藏,走进历史深处,解锁这条铁路的过往和传奇——

吉海铁路的百年沧桑路

本报记者 纪洋 通讯员 高源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的展厅深处,一段关于铁路的记载牵引着参观者的目光——第三部分“军阀统治下的吉林”之“奉系军阀的统治”单元里,清晰标注着“吉海铁路”的名字,更点明其“东北第一条完全由国人出资兴建铁路”的特殊身份。

如今,这条铁路的吉林总站仍伫立在吉林市城区,独特的建筑造型恰似一头雄狮伏卧大地,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设计的巧思。也正因这份独有的气质,它被许多人列入“中国最美、最文艺火车站”的榜单,成为串联起城市记忆与建筑美学的特殊地标。

关于吉海铁路,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疑问: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条“国人自建铁路”背后,又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让我们一同翻开吉林市档案馆馆藏的“吉海铁路档案”,一步步走进历史深处,解锁这条铁路的过往与传奇。

自建:筑就东北首条国人铁路

吉海铁路是1926年至1930年建造的吉林省首条自主设计修建的铁路,全长183公里,连接吉林市与朝阳镇,旨在打破外国势力对东北铁路的垄断。

据吉林市档案馆介绍,日俄战争后,日本政府通过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等殖民机构,对东北实施侵略和掠夺。面对日本帝国主义赤裸裸地攫取,东北人民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帝护路运动。有识之士深感维护路权之重要,提倡自筑铁路,阻止满铁对东北铁路的垄断。

吉林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吉海铁路筹办处公函第一号记载:省长公署委派李铭书为吉海铁路筹办处总办,齐耀瑭、艾乃芳为帮办,负责建路领导工作。同时提及,因开办初期事务不多,为力求节俭,筹办处暂行附设于森林局内,总办、帮办等概不另行支薪;且公署为使筹办处对外行文用途,特刊就“吉海铁路筹办处之关防”。该筹办处于1926年11月10日成立,并于当日启用关防。1927年3月10日,筹办处改名为“吉海铁路工程局”,正式筹备施工。

吉林市档案馆馆藏档案1927年11月25日吉林县公署《吉海铁路拟定采取民有砂石价格的函》记载:筑路需大量砂石,沿线公私山场取石规则有别,民有山场按地方习惯,分别以永大洋二角、三角为补偿价,保障砂石供给与山主权益,推进自建工程。

两件往来公文的档案证实,我省曾为建造吉海铁路进行了系统性筹备。这些公文不仅清晰反映了铁路建设的前期准备,更是当时规划与决策过程的原始记录。

从1928年8月5日起,吉海铁路铺轨作业开始,至年末延伸到吉林市烟筒山镇外。同年11月,朝阳镇至磐石间线路通车,其后工程进展顺利,一直修到路线起点吉海铁路总站。11月20日,吉海铁路开始运营。

1929年5月,吉海铁路全线通车。1930年《时事月报》刊载吉海铁路通车公告,“吉林与海龙城间之吉海铁路全线工程,定于六月一日在吉林举行开车礼。该线于满洲富源开发上大有关系,与南满铁道为平行线”。至此,中国打通了由北京,经沈阳,到吉林的铁路线,捍卫了岌岌可危的铁路权益。

抗争:烽火中挺起民族脊梁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沦陷。吉海铁路并轨吉林站,也随之落入日本帝国主义手中。日本为实行经济统治,公布《“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其在“交通之充实”中首要强调“铁路之建设以开发经济为主线”。作为重要交通线路,吉海铁路贯穿磐石地区,其沿线铁路工人和抗日武装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激烈的御敌破路斗争。值得注意的是,我党在南满地区最早创建的人民抗日武装正是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

1932年,杨靖宇代表中共满洲省委到吉海铁路沿线巡视工作,对游击队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将磐石反日游击队改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还创建了以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杨靖宇”这个名字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使用的。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铁路工人们同仇敌忾,帮助抗日队伍购买、运输物资、分发抗日传单、宣传抗日思想,还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到对日本侵略者开展的斗争之中。

1933年3月,根据铁路工人提供的情报,杨靖宇率领南满游击队战士,在工人们的协助下,拔掉了老爷岭隧道口外的15颗道钉,并在隧道口北侧埋伏起来。当敌人铁甲车开出洞口时,游击队突然发起攻击,日军铁甲车在无道钉的地方脱轨颠覆。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游击队击毙日军官兵7人、伤2人。

1933年7月,在杨靖宇的统一部署下,多支队伍对120余里的吉海铁路中段展开全线破袭行动,对驻扎在铁路沿线的日伪军发动攻击,致使铁路一度中断。

根据记载,在1933年3月至9月期间,仅在磐石县境内,游击队便围绕吉海铁路发动了22次袭击,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在这条铁路上,曾经发生过无数的英雄故事,成为一个时代的独特记忆。

新生:百年站房续写文化传奇

和平年代,吉海铁路依旧为吉林,乃至东北铁路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11年,吉林站改造时,这里曾应急恢复过客运业务。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2024年9月,吉海铁路总站旧址经过修缮,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其原有风貌和特色,以“场景复原+文物展陈+互动体验”的形式重归大众生活。铁路部分区段改造为北山公园带状景观和吉海铁路遗址公园,实现交通干线向文化遗产的转型。

走进其中,可见花纹砖面保存完好,木质门窗和大理石墙面仍保持着原貌。历史图片、文字资料、文物展陈,详细讲述了这座老站的传奇故事;复原的候车大厅、售票室、行李寄存处等,则再现了当时的运营场景。漫步在吉海铁路遗址公园,穿行于百年历史的铁轨,聆听破局自建铁路的民族强音,深切体会“独立自主、争夺路权、抵御外侮”的浩然正气。

据吉林市档案馆介绍,下一步将继续重点对馆藏吉海铁路相关的珍贵历史档案、照片、资料等进行持续的整理与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挖掘与弘扬重要历史文献的价值,更好地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功能。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