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市州·江城

蛟河市:“三级穿透”提升乡村颜值

本报记者 张添奥 实习生 孙小媛

蛟河市乡村到处都是美丽风景。

金秋的蛟河市,乡村正经历一场美丽的“蜕变”。街道、庭院、沟渠……随处都能感受到“净美村庄”行动带来的新气象。

蛟河市今年构建起“市—镇—村”三级穿透式责任体系,14名市领导分片包干17个乡镇街,12个部门协同作战,乡镇干部下沉督导130余次,1086名保洁员、953名网格员、39名巡查员组成一线队伍,真正实现“一竿子插到底”,责任直抵“最后一米”。

成效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全市清理沟渠超1500公里、道路2450公里,整治乱贴乱画3605处,打造“花香屯”201个、“花香路”79条。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配备垃圾桶1.6万个、转运车33台,1月至8月清运垃圾1.7万吨。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总投资1亿元的黄松甸年产10万吨废弃菌棒处理项目已开工,建成后将变废为宝,破解菌业污染难题。

蛟河在监督机制上同样创新不断:“无人机巡查+人力巡检”双线排查,专业督导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已整改问题1100余个。对履职不力的保洁员和企业实行“提醒—扣费—解聘”机制,甚至解聘1家转运企业,确保环境不反弹。

“家里窗明几净,村里干净整齐,住得特别舒心!”拉法村村民纪延光笑着说。如今,蛟河乡村不仅净在表面,更美进了百姓心里。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