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升腾烟火气 点亮新业态

——“深耕历史文脉赋能城市更新”系列观察之三

本报记者 赵广欣 陶连飞

长春市的城市版图中,新民大街宛如一条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时代活力的脉络。如今,这条老街正以独特的“有机更新”模式,让“烟火气”与“国际范”交相辉映。

非遗工坊与沉浸式艺术空间相邻而居,老字号与新锐咖啡品牌和谐共生。徜徉新民大街,店铺的布局看似随意混搭,实则暗藏精妙逻辑。

当历史保护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当文化记忆与当代生活完美融合,改造提升后的新民大街,用一种生动具体的方式,回应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让城市成为有机生命体,而非静止的博物馆”的关切。

“老树新枝”:老字号的焕新之路

旧瓶,何以装新酒?

自长春市新民大街“一键切换”成“步行街”后,火热开市的“新民市集”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从中泰海洋世界东门到长春德苑公园西侧,真不同、鼎丰真、榆树钱、和春堂等30家“老字号”知名品牌,12家吉林特产品牌和宾馆酒店企业,以及满族刺绣、糖人、漆扇等12项非遗技艺,54个摊位沿街排开,成为新民大街的“新”街景。

“这是我们的梅兰飘雪茶,喝口茶凉快凉快!”吉林省东发合食品有限公司的摊位前,总经理李铁顺热情地为市民递上试喝的茶水。这家拥有139年历史的老字号商贸企业,试图在新场景中开辟新市场、迎接新客群。

李铁顺告诉记者,本次参与新民市集,东发合特别推出了9折优惠,叠加消费券满减后,商品价格比平时便宜近20%,不到两个小时,就成交近百单。

“小时候跟妈妈在鼎丰真买糕点,店里那种甜香,我永远都忘不了。”这一天,市民张瑜带着女儿逛新民集市,买下鼎丰真糕点后,语气中满是感慨。

“激情下单”的动力,来自于怀旧,更来自于实实在在的补贴。记者了解到,本次市集加量发放2.4万张消费券,54家商户全部支持使用消费券,即领即用,有效激发了市民游客消费热情。

“吃着真好吃,口感特别扎实,吃完还买。”市民陈辰告诉记者,她是山东人,大学毕业来长春工作不到一年,是个“新长春人”。这次新民市集上,陈辰认识了很多吉林省的老字号品牌,在消费券支持下买了鼎丰真糕点,“太好吃了,我会回购的,即便没有消费券。”陈辰说。

“新苗沃土”:新业态的蓬勃生长

新民大街为老字号提供了焕新的“土壤”,更为新业态的生长培育了“沃土”。咖啡、艺术空间、文创、轻餐饮等新业态,让“老街”活力迸发。

“86岁的老爹领我进的咖啡馆,点了拿铁和冰美式,新民大街算是让这老爷子‘玩’明白了……”57岁的郭先生发的一条朋友圈,引得“圈”内好友会心一笑。

86岁老先生的“新”消费,有赖于新民大街沿线丰富的新业态。

吴彦祖咖啡、蛋魂蛋堡、三旬糖水、马尾咖啡新装亮相,言几又书店、宋洋美术馆、言木茶书院“粉墨登场”……此次改造,新民大街充分利用沿街门房、底商及特色空间,开发出城市漫游中心、青年文化社群中心和艺术商业中心三大板块。开街时入驻的29家特色店铺中,有13家为东北首店。

此外,街区还设有14处艺术驿站,分布于带状广场与口袋公园。在这里,树影下有交响乐演奏,街角处有默剧表演,还有刀马旦的精彩演绎。118场创意活动、21处沉浸场景,将新民大街打造成“没有围墙的剧场”,无声中提升着街区的文化品位。

业态之“新”,并非新场景的简单呈现,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创新融合。

当新锐咖啡品牌与非遗工坊合作,推出结合非遗元素的饮品和周边产品;当艺术空间举办以本地非遗为主题的展览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非遗,这种互动与融合让在地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呈现,也让新业态更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共生共荣”:多元业态的和谐生态

“吃”在老字号、“住”在市中心、“游”在老街上、“购”在集市里、“娱”遍长春城……文旅产业发展视角中的新民大街,几乎集纳了旅游“六要素”的全部内容。

徜徉新民大街,街边各类业态看似混搭,实则形成了“共生共荣”的和谐生态。其中,既有提供生活用品的文创小店、方便快捷的轻餐饮店,用以满足本地居民日常需求,也有非遗工坊、沉浸式艺术空间等吸引游客体验消费的业态。

“您发我个地址,我们给您邮家去!”周六傍晚,新民市集人头攒动。长白山人参展位前,销售小姑娘熟练地帮助顾客选品、填地址、安排邮寄。

记者了解到,考虑到游客购物不便携带,每周末开张的新民市集推出“现场下单、邮寄到家”服务,长白山人参、通化葡萄酒等特产都能直接快递到家。

方便,也同样留给了“自己人”。市集上,南湖宾馆、松苑宾馆等4家宾馆带来的熟食礼盒、中式糕点采用了便携包装,方便携带,不少市民买了拎在手里继续逛街。“啥也不耽误,明天早饭有着落了。”市民张诚说。

周末的新民市集散去,工作日的新民大街仍然精彩。当夜幕降临,新民大街沿线的露天荧幕放起黑白老电影,夜风微凉,小广场座无虚席。人们身后,新民大街两侧店铺霓虹点点,晚归的车流汇成灯河。以上种种,共同勾勒出美好生活的剪影。

老字号借力市集和消费券重焕生机,新业态扎根历史文脉,用咖啡香、艺术展让百年街道迸发年轻活力……新民大街的改造,从来不是一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为老树嫁接“新枝”,既保留“根脉”,又生长出适应时代的“新芽”。当改造兼顾了“老情怀”和“新需求”,城市才真正成为有机生长的生命体,留住岁月痕迹,也承载未来的希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