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吉林大地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从一线的“生命摆渡人”到社区里的应急救护培训,从帮助困难学子圆梦大学到为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种子”,吉林省红十字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在服务民生、守护生命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如今,随着第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圆满完成,吉林红十字事业再次迎来里程碑时刻,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生命接力
五年“双百”跨越,“跑”出吉林大爱加速度
“能为素不相识的患者按下生命‘重启键’,我觉得特别有意义。”9月3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捐献室内,“00后”医学生李雪的话语温暖而坚定。这一天,她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吉林省第200例、全国第2095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这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画上圆满句号。
时间回溯到2019年,彼时还是本科生的李雪,在校园里偶然接触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宣讲。身为医学生的她,深知这份“生命礼物”的珍贵,毫不犹豫地留下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2022年,好友成功捐献的经历,更让她坚定了救人的决心。今年6月,当配型成功的通知传来,李雪既激动又庆幸:“终于有机会帮到别人了!”家人的支持、患者的感谢信,成为她捐献路上最坚实的力量。
李雪的故事,是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数据背后,藏着令人振奋的“吉林速度”:从2003年完成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到2020年实现第100例,我省用了17年;而从第100例到第200例,仅用了短短5年。截至2025年9月底,全省累计采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分型数据近7万人份,成功实施捐献202例,近5年增长率位居东北三省首位;志愿者保留项目回访近6万人次,连续3年排名全国前列。
这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省红十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省红十字会积极争取国家级管理中心和地方财政支持,严把入库关、狠抓出库率,联合各市州红十字会建成捐献全流程服务体系;通过“进高校、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宣讲,利用“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等节点组织活动,让“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生命”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今,越来越多像李雪这样的年轻人主动加入,让“生命种子”在白山松水间不断传递。
惠民答卷
织密服务网,多点发力暖民心
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突破,只是吉林省红十字会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省红十字会围绕“三救”“三献”主责主业,在人道救助、应急救护、器官捐献、志愿服务等领域多点发力,让红十字的温暖触角延伸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人道救助一线,省红十字会始终把困难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累计救助肿瘤患者2.4万人;“爱心圆梦大学”项目投入221万元,帮助1190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在农村地区建成13个“博爱家园”示范点。2021年至2024年,全省红十字系统筹资总额达11.79亿元,为救助工作筑牢资金“蓄水池”。
应急救护领域,“红十字救在身边”品牌深入人心。截至2025年,全省累计培训持证救护员49万余人,普及群众超30万人次;建成35个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并在公共场所投放自动体外除颤器204台。面对松原地震、拉林河特大洪水、集安暴雨洪灾等灾害,19支红十字救援队伍冲锋在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省医疗转运队驰援武汉,志愿者贡献了超41万小时的服务。
器官捐献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省红十字会建成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成立4支志愿服务队,截至2025年9月,累计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12.2万人,实现遗体捐献450例、器官捐献1432例,挽救3596名重病患者生命,让2100名眼病患者重见光明。4名协调员获评“全国优秀人体器官协调员”,吉林省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越来越多吉林人用“生命的最后馈赠”传递大爱。
志愿服务队伍的壮大,为红十字工作注入鲜活力量。全省成立327个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志愿者3.85万名。在养老服务领域,省红十字会成立示范基地,开展养老照护知识技能培训班10期,培训养老师资和护理员527名;对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志愿者开展全员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在高校,连续5年举办青年骨干训练营,让红十字精神代代相传。
未来可期
锚定新目标,勇担振兴新使命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吉林省红十字会深知,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面向“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省红十字会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聚焦主责主业,在服务健康吉林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三献”事业上,省红十字会将进一步扩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库容,优化配型流程,提高捐献成功率;加强器官捐献宣传动员,完善捐献者家属关爱机制,破除传统观念束缚,让更多人理解并参与这项“生命工程”;持续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利用“无偿献血日”等节点开展活动,营造“无偿献血光荣”的社会氛围,保障临床用血需求。
应急救护能力建设将再升级。省红十字会计划进一步扩大救护员培训覆盖面,重点推进学校、机关、企业、社区等领域培训,力争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完善备灾救灾体系,升级38个救灾仓储库功能,加强26支救援队专业化建设,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推动“互联网+急救”模式,扩大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投放范围,让“救命设备”离百姓更近。
人道救助工作将更精准、更暖心。省红十字会将继续优化“博爱通”“博爱中国”信息平台,设计更多“小而美”的、贴近群众需求的“吉爱”系列品牌筹资项目,为易受损群体提供更精准的帮助,持续推动实施好“吉爱”流动救护站等公益项目;深化“博爱家园”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在边境地区、农村地区打造更多惠民项目,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省红十字会还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红十字服务向乡镇、社区延伸,目前全省已建立2302个基层组织、发展会员35.9万人,未来将进一步壮大基层力量;加强与卫生健康、民政、教育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让红十字服务融入社会治理各环节。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未来,省红十字会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把“人道”守于心中,把“博爱”践于行动,把“奉献”播撒世间。在守护生命健康、服务民生福祉的道路上永不停歇,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红十字力量,让人道之光在白山松水间生生不息,更加璀璨!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