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白山余脉的苍翠里,在松花江支流的澄澈波光中,双阳这座被鹿鸣唤醒、被温泉滋养的城市,正以全域旅游为笔,将自然禀赋、文化底蕴与乡村野趣细细勾勒。
从北部温泉的袅袅水汽,到中部湖面的流光溢彩,再到南部山林的灵动生机,双阳以谋定而后动的智慧、全域覆盖的格局、跨界融合的活力,将资源开发、整合、优化,全区旅游产业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描绘出一幅“处处皆景、步步可游”的全景画卷,让“诗与远方”真正走进寻常游客的行程。
全方位谋划
以匠心勾勒全域旅游“路线图”
早在全域旅游理念兴起之初,双阳便乘势而为,将其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深植于区域发展脉络之中,用“生态颜值”实现“经济价值”。
打破传统“景区”概念,推动旅游产业从单一景点观光向全域体验度假模式转变,双阳以规划先行。通过专业团队的调研与编撰,《双阳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5年)跃然纸上:以长双快速路、龙东公路为一轴带,以神鹿峰山地度假、奢岭温泉康养度假、两湖新区都市旅游为三极核,以西部鹿文化主题体验、东部乡村田园休闲、南部山地休闲度假三片区为方向,以奢爱普安度假营地、曙光黑鱼乡村旅游等旅游主题十组团为节点,以20个旅游特色乡村为网点,总体呈现集“点线面网”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总体布局,形成“大极核、多节点、满天星、网串联”的空间新形态。这样的“一轴三极三片十组团二十村”布局,不是生硬的分区,而是顺着山势、依着水系,让旅游线路与自然肌理同频共振。
在具体实施上,双阳依托“乡村微度假、都市新文旅”两大龙头产品,顺应微度假、轻旅游的发展趋势,将双阳的梅花鹿产业、特色农业、山水生态、城市建设与美丽乡村转变为旅游资源优势,双阳全域旅游发展特色日益凸显。
规划落地需合力,协同机制成了双阳全域旅游发展的“黏合剂”。双阳成立了由区委主要领导牵头统筹、区级领导具体负责、22个成员单位分线作战的全域旅游工作专班,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建立全域旅游联席会议机制,整合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多部门的项目、资金和政策,投向重点融合区域。全区旅游联盟吸纳21家重点涉旅企业,通过全域农文旅资源普查,盘活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资源,建立起融合项目储备库。
“一切谋划的落脚点,始终是游客的体验感。”双阳区副区长雷迎辉说,“‘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我们全区干部服务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细节处下功夫,提升景区周围基础设施,设置百余块旅游交通标识牌、完善的停车场、旅游厕所和智慧导览系统,农村生活垃圾和畜禽粪污也得到有效治理,“处处是景、时时宜游”的口号已在这里变为现实。
全地域覆盖
让每片土地都有“旅游记忆点”
走进双阳的北部,最先被吸引的,是国信南山温泉氤氲的暖意。这里的温泉水引自地下2600米深处,在每年冬季,泡在室外汤池里,抬头是漫天飞雪,身旁是松柏凝霜,温热的泉水裹着身体,连呼吸都变得舒缓。
“近年来,我们将传统温泉康养向中医康养转型,利用我们的温泉优势,将传统中医与智慧中医相结合,给游客们带来更加健康的体验。”长春国信南山酒店副总经理王秀丽介绍。不仅如此,为促进双阳旅游发展,国信南山酒店针对疗休养客人,提供景点联动游活动,神鹿峰、梅花鹿博物馆、曙光村、盛世图腾马文化园、满医满药博物馆、等域内景区景点均实现联动。
不远处的黑熊·森林里荒野之国,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木质的探险栈道绕着松树蜿蜒,彩色的小木屋藏在林间,孩子们戴着动物头饰追跑打闹,成年人则在露天影院前搭起帐篷,傍晚时分,篝火升起,大家围着篝火唱歌,烟火气里满是野趣,这处由废弃林场改造的景点,如今成了亲子游的“宝藏地”。
如果说北部是康养与野趣的碰撞,双阳中部则是城市与文旅的交融。如意湖就像双阳的“城市客厅”,6.2公顷的湖面波光粼粼,岸边的步道上,晨练的老人打着太极,拍照的游客举着手机记录风景。夜晚的水幕秀,更是让人连连称赞。如今,双阳还在如意湖周边规划国风酒店,未来游客能在这里住上黛瓦白墙的客房,清晨推开窗,看湖面晨雾缭绕,仿佛置身江南。
从中部的城市烟火转向南部,双阳的山水风光更添壮阔。神鹿峰旅游度假区无疑是这里的“明星”,巨型城堡在风车映衬下宛如童话世界,百鹿园里的梅花鹿会在游客身边围绕,每逢假日,百米高空的烟花炸开时,城堡的灯光与漫天星火交织,游客们的欢呼声和鹿群的轻鸣混在一起,成了最浪漫的记忆。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神鹿峰二期项目已在规划中,未来将建设滑雪场,届时,游客就能在冬日的山林里体验滑雪的乐趣。
同属南部的鹰之翼航空飞行营地,同样充满活力。穿戴好装备,坐在动力三角翼上升空,体验风从耳边掠过。而小石村民宿,则藏着最质朴的乡村味道。
从南到北,从点到面,双阳区以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将自然山水、农业根基与文化底蕴深度融合,绘就出一幅“全域、全季、全员”的发展新图景。
全领域融合
让旅游成为“多元体验的集合”
在双阳,旅游从来不是“看风景”那么简单,而是一场“跨界融合”的体验。
旅游与低空经济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落位双阳的长春鲲航低空经济产业园会给出答案。“我们在这里建设低空文旅项目,包括低空观光飞行、水上飞机体验、航拍摄影等,正式运营后可以进行无人机原理、组装、编程、实操飞行,飞手培训等活动。”长春鲲航低空经济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兆俊介绍说。这里将为“低空+文旅”提供独特的视角和体验,进一步激活全区文旅产业的内生动力。
当文化与旅游相遇,风景里便多了故事的温度。每年梅花鹿季,双阳的街头都会热闹起来,梅花鹿博物馆里,讲解员指着古老的鹿茸酒器,讲述着双阳“鹿乡”的历史,从明清时期的养鹿技艺,到如今的鹿产品深加工,游客们听得入迷。
双阳还依托27家博物馆和展览展示馆,打造了“文化研学线路”,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沿着这条线路,走进满族民俗馆学包黏豆包,去鹿文化博物馆做手工,在研学中读懂双阳的文化底蕴。
文化为旅游铸魂,体育则为旅游注入动感。
今年8月13日,一场充满乡村味的村BA在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大营村拉开帷幕。“球员都是本村人,平时大多种地,还有一些在外面工作,听说家乡办球赛,我们从各省又回到我们梦想的起点,为家乡助力。”村民郭高远说。比赛设置了相应奖品,冠军是“奖杯+1只羊”,亚军为“奖杯+11只鹅”,季军为“奖杯+11只鸡”。这波“硬核奖励”一公布,更为比赛增添了地域特色。
本届村BA还融入了文旅的元素。比赛期间,“清·人间烟火”特色集市同步开放,本地农特产、地道小吃依次陈列。观赛之余可逛集市、品尝特色美食;球员赛后也会前往摊位购买小吃补充能量,赛场内外呈现出热闹的乡村场景。不仅如此,双阳还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为文旅助阵,让市民和游客在运动中感受双阳的无限魅力。
而“旅游+农业”的融合,则让双阳的乡村旅游充满了烟火气。作为“中国梅花鹿之乡”,双阳把鹿产业变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在这里,游客可以亲手投喂梅花鹿,看小鹿低头吃饲料时的可爱模样,更能亲自挑选优质鹿产品送给家人朋友。
除了鹿产业,双阳的农业旅游同样精彩:奢岭草莓园里,草莓挂着水珠,刚摘的草莓汁水甜到心里;平湖黑鱼葡萄采摘园里,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垂在架上,游客可以边摘边吃;国信农业有机蔬菜基地内,研学团队在这里探索生态种植和食物链的奥秘;齐家曙光稻米体验园里,秋天的时候,游客能踩着稻田里的木栈道,体验收割水稻的快乐。这些曾经的农田、果园,如今变成了“休闲乐园”,实现了“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也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当鹿鸣唤醒晨光,当温泉氤氲暮色,双阳的全域旅游画卷还在继续铺展。串联起来的风景、多元融合的乐趣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未来,双阳将继续通过全县域布局、全业态融合、全要素覆盖、全方位营销、大品牌建设等举措,构建文旅产业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新模式,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转型发展、文旅先行的生动实践。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