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上,钱松喦创作于1962年的中国画《延安颂》格外引人注目。这幅作品以其创新的笔墨技法和深刻的精神表达,将革命圣地的壮美景象升华为永恒的艺术象征。
作为钱松喦红色主题创作的经典代表作,《延安颂》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构思。吉林建筑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李也认为:“画面中宝塔巍然矗立于山峦之巅,它刺破苍穹,是一种精神的标高,引得观者目光向上、精神向上,生出‘高山仰止’的朝圣般静穆。”在艺术家笔下,延安不再是黄土高原上的地理坐标,而是通过山水意象的精心构建,成为一座永恒的精神图腾。
在李也看来,作品的艺术特色尤为鲜明:“那一片赤诚如血的嶙峋岩石,仿佛大地深处奔涌而出的炽热火焰,是无数理想与牺牲熔铸的史诗;而岩间虬劲盘踞的苍松,则如不屈的战士,披着岁月的风霜,将根须深深扎入历史的断层,昭示着一种不可摧折的磅礴生命力。”这种将自然景物人格化的艺术处理,使作品超越了传统山水画的范畴。
值得一提的是,钱松喦在创作中实现了传统笔墨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李也表示:“钱松喦挥毫间既有宋人山水的雄浑骨架,又有革命浪漫与赤色激情。这不仅是技法的突破,更是一场精神的远征,让中国画从此拥有了歌颂信仰的崭新语言。”这种创新不仅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更为传统艺术注入了蓬勃的时代气息。
如今,在“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重温这幅经典之作,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延安精神的当代传承。《延安颂》以其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持续向观众传递着那段峥嵘岁月中的理想与信念,让革命精神在笔墨丹青间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