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打造、擦亮、发展工作品牌,白山市关工委成功走出一条以品牌创新求发展之路,不断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绿色家园 打造品牌矩阵
初秋时节,抚松县松江河镇“绿色家园”活动室里,来自镇实验小学的孩子们簇拥在活动展板前,一张张图片连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深烙印。
时间的指针回溯到2006年,松江河镇社会治安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镇关工委针对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人民群众缺乏安全感的实际,组织成立“刘大妈义务巡逻队”,及时发现消除治安隐患,辖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及时总结梳理松江河镇关工委经验做法,在政法部门帮助指导下,白山市关工委着手创建“绿色家园”。探索实施以一名“五老”帮一名青少年,一名“五老”、一位片警帮一名青少年,一名“五老”、一位片警、一位爱心人士帮一名青少年为主要形式的“1+1”“2+1”“3+1”和“N+1”帮教模式,担负起帮矫治、帮扶志(智)、帮助学、帮解困、帮就业五种主要职能。
从抚松县4个类型、32种帮教对象的扩展,到白山市江源区“绿色家园”“关爱园”工作空间的提升;从靖宇县帮扶对象个人包保、单位参与,到临江市“绿色家园”进学校、进军营;从白山市浑江区帮教帮扶活动基地,到长白县基金帮困助学……全市各级关工委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丰富“绿色家园”帮教帮扶内容,全市未成年人犯罪率明显下降。
创建“绿色家园”的先进经验,受到时任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的充分肯定,将白山市创建“绿色家园”的经验推向全国,并正式确立“绿色家园”为全国关工委工作品牌。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1万多名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先后前来学习考察。同年,白山市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多年来,白山市参加“绿色家园”创建活动的“五老”和志愿者多达6500人,帮教转化青少年1482人。
党建带关建 叫响新品牌
守护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需要一支能征善战的“五老”队伍。白山市关工委以党建“未来工程”为载体,向“新”而行、与“心”相伴,叫响“党建带关建”工作品牌,为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
“带”什么?怎么“带”?面对基层关工委组织的关切和广大“五老”的期待,白山市关工委结合实际,总结概括为“六带”,即带政治建设、带组织建设、带队伍建设、带作风建设、带品牌建设、带阵地建设。并积极推动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组织系统基层党建总体框架,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抚松县率先成立关工委党工委,实现组织机构、工作方案、主体责任、工作载体、考核办法“五落实”;江源区建立完善党建引领、规范运行、资源整合、考核奖罚等“六机制”;靖宇县实行会议、组织、载体、品牌、考评等“七推进”;浑江区制定下发目标考核细则,涵盖领导、制度、宣传、活动各个层面……全市各级关工组织“党建带关建”风生水起,精彩纷呈。
——借助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东风,创建“绿色家园”的品牌,把“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理念推向全国。
——服务白山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和提升,组织3次建言献策大型活动,通过调研、座谈、讨论等形式,共征集186条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参与全市“六域”党建引领“三城”创建,组织开展“大手牵小手、合力创‘三城’”“植生命树、育‘五老’林”“秋扫落叶、冬清冰雪”等活动,成为建设绿水青山、美丽白山独特的风景。
——投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努力挖掘白山红色文化,广泛动员各级关工组织和广大“五老”开展征集活动,出色完成《关于挖掘和利用白山域内红色文化资源》课题报告,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优秀乡土教材。
“双学双评”,凝聚奋进力量。白山市关工委深入开展“远学金春燮、王满昌、郭素英,近学冯玉华、刘桂云、孙晓红”主题活动;评选优秀“五老”、先进基层关工委组织,为“双学双评”活动确定新目标、提供新动力、注入新内涵,激励广大“五老”站排头、争上游、创一流。
撑伞护航 增添品牌亮色
金秋九月,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如期而至,热情似火的“助学潮”温暖人心。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迅速行动起来,为家庭困难的孩子们送来书包、文具、衣服和救助金。一声声热心的叮嘱、鼓励和期待,为“撑伞护航”品牌创建活动增添一抹亮色。
金针穿银线,带着责任干。白山市关工委通过“撑伞护航”这根“金针”,穿起“三工程一普法”四条“银线”,奋力推进传承红色基因工程、“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和普法教育,全方位关爱引领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东北抗联战士们舍生忘死、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孩子。靖宇县深化“传承红色基因、关爱青少年成长”主题活动,组建“红色宣讲团”,聘请杨靖宇将军的嫡孙马继民担任团长,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鸭绿江爱心助学资金”“绿色家园帮扶月”“爱心助学协会”竞相发力、同频共振,为困难学生发放慰问金、救助金、奖学金,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建立实体服务站,上好法治第一课,开展法律维权、心理辅导、解困帮扶,临江市关工委联合政法委、民政局等12个市直部门和13个乡镇街道,形成法治宣传服务链,让“撑伞护航”更有温度、更有活力。
据统计,自“撑伞护航”品牌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地已开展教育活动61场,受教育青少年3300多人次;完成帮扶1080人次,捐款捐物总价值达880多万元;开展法治宣讲活动25场,参与的“五老”和青少年4000多人次。
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白山市关工委先后3次获评全国先进集体、省先进集体;连续12年被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次荣获省、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