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辉南县这片被誉为“龙岗龙湾龙腾之地、辉发辉南鱼米之乡”的沃土上,孕育着“喝矿泉水长大的火山岩田米”——辉南大米。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智慧农业的科技赋能与创新的品牌运营,辉南大米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入围世界稻米地理标志(县域)品牌榜100强。从火山黑土走向全国餐桌,成为该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
天赐“粮”地,黄金产区孕育优质好米
辉南大米的卓越品质,源于大自然的精心馈赠。北纬42°黄金水稻种植带,年积温达2897℃,138天至145天的漫长生长周期搭配11℃的昼夜温差,为稻米赋予软糯香甜的口感。
万年火山喷发积淀的火山岩田,更是其独有的“生长密码”。火山灰与黑土交融形成的土壤,富含20余种微量元素,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同时,辉南县作为“中国矿泉水之乡”,现已发现58处矿泉水水源地,总日涌水量达11.29万立方米,水源以偏硅酸型为主,富含钙、镁、锂、硒等多种有益元素,水温常年稳定在6℃至9℃,为稻米积累更高含量的氨基酸与矿物质创造有利条件。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辉南大米呈现出“油亮溢香、软糯回甘”的独特特质,经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2025年辉南优质大米(一级)的品尝评分值(食味值)高达90以上,品质常年保持高水平。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重塑生产链条
为守护这份自然馈赠,辉南县充分利用科技赋能,持续挖掘土地潜力,推进品种改良,普及智慧农业。
全县现有水田35.5万亩,15万亩水稻基地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选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选育中科发5、中科发6、稻花香2号、小粒香等优质水稻品种,年产水稻20万吨。粮食收购企业44户,水稻加工企业14家,绿色大米企业8家,年加工能力在50万吨以上。
创新绿色种植技术,三和农场推行赤眼蜂、性诱剂防虫技术,开展鸭稻、蟹稻共作除草模式,取得国家级有机米认证;辉农粳稻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被国家认证为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原料基地和国家有机水稻基地,荣获“国家好粮油”等称号;长兴谷物食品有限公司荣获“吉林省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示范工程大米示范加工企业”等荣誉称号,以科技创新与严格管理守护辉南大米品质。
全力推行智慧农业,依托益农云数字农业服务平台为客户构建基于互联网+农业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打造益农云服务平台,使用农场综合监测管理一张图,全程动态追溯农业大数据,建立标准规范体系。
品牌打造,平台搭建拓宽消费市场
辉南县以庆“中国农民丰收节”为主题,创新推出“辉南大米1+3联动销售活动”,进一步提升辉南大米品牌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
让优质稻米从“田间”到“餐桌”,辉南县以朝阳镇兴德村为主会场,联动成都、深圳、玉环三地同步开展直播互动与展销活动,助力2025年新米抢先上市,抢占市场先机,并构建“节庆引流+长效促销”完整营销链路,进一步提高辉南大米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认可度。
从“论斤卖”到“销品牌”,辉南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进辉南大米品牌建设。丰收节期间,辉南县三家企业生产加工大米1.1万余单。深圳分会场精准对接社会团体企业客户11家,签订“辉南大米”销售合作协议3份,签约订单2000余单,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让黑土地上的每一粒粮食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金豆子”。
辉南大米正以鲜明的品牌形象,走出吉林、走向全国。一碗香喷喷的辉南米饭,不仅承载着大自然的馈赠与农户的匠心,更成为辉南县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