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守得住书香根脉 接得住时代烟火

——聚焦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传统门店及阅读空间焕新启幕

本报记者 纪洋

“漫步在春京西,新开的向北书房,一亮相就惊艳了整座城!青春、浪漫、文艺,像一缕清风吹进了这条百年老街。”

“长春‘这有山’中的山里书院,是潮流地标里搭起的‘文艺秘境’,这里的文气‘不端着’,让书香浸润在市井的烟火之中。”

“在长春著名的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沿清华路西行,就会看到长春市著名的标志性建筑——长春吉塔,这里藏着一家绘书房·新华动漫书店,旧时光的沉静没被打破,新热爱的鲜活更有了归处……”

以岁月为诗,以建筑为歌,以艺术为美,以书籍为悦……今年以来,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以“焕新阅读场景、激活文化活力”为核心,从传统门店的升级焕新、新型阅读空间的落地搭建,到融合业态的创新探索,三重发力,打造出一批既有文化质感、又满含民生温度的城市文化新地标。截至目前,集团已完成14家传统门店的改造升级,建成20个特色鲜明的文化空间。其中,长春东、南、西、北、中五大书房及系列主题书店全新启幕,它们超越“书店”的单一属性,成为市民捧书静读的“心灵栖息地”和彰显吉林文化魅力的“闪亮新名片”。

旧貌换新颜——传统书店的“功能+情感”双升级

“这家书店的变化令人惊喜,它没把‘改造’流于形式,而是用心、用情、用一个个细节,让新与旧温柔共生,也让这里成为装载长春人共同回忆的温暖角落。”在南书房·新华昨日时光书店,读者张佳欣喜地说。

南书房·新华昨日时光书店由吉林省外文书店门店升级改造而成。这家有着46年历史的老牌书店,如今以“旧书新知”为核心,将门店打造成一本“摊开的时光典籍”。一楼精心规划了“报纸旧时光”“期刊旧时光”“音像旧时光”“原版旧时光”四大特色区域,以及“那些年我们用过的‘词典’”“那些年我们学过的‘文科’‘理科’与‘课本’”等6个情怀主题。“门店收集旧书4万余册,将深度契合读者对旧书、古籍的阅读需求与收藏偏好。”南书房·新华昨日时光书店负责人张金山表示。

“东书房·新华休闲书店改造的重点是让读者惬意‘泡书店’,门店增设百余张休闲座椅与临窗阅读区,还全新打造120平方米静享空间,将继续开展文学课、签售会、亲子阅读等多项阅读服务。”东书房·新华休闲书店负责人夏远达介绍。

东书房·新华休闲书店由长春市新华书店重庆路店升级而成。今年5月,门店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引进东北首家熊猫书店,共有500余款的熊猫主题萌物及精美文创。引进后,非书营收占比提升至30%,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赢。

西书房·新华先锋书店(原长春红旗街书店)与中书房·新华文创书店(新华图书城店),则分别聚焦“先锋阅读”与“文创融合”:前者联合国内知名出版机构打造2000种精品图书专区,二楼“阅悦咖啡”区成为先锋文化的“交流角”;后者通过读书沙龙、文创手作活动,让吉林特色文创产品与图书“双向赋能”。

“近几年,集团一直在持续推进个性化书店布局——除了核心的‘五大书房’,还打造了像辽源黑金小镇时光书局、长影电影院—光影书店、磐石抗日斗争纪念馆主题书店等35家特色门店,创新探索‘书店+文旅’‘书店+影院’‘书店+纪念馆’等多元融合模式。”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总经理高锋表示,“我们力求为读者打造兼具文化氛围与沉浸体验的阅读空间,让更多人愿意走进书店、留在书店,真正爱上这份触手可及的书香。”

新空间破圈——历史与创意碰撞的文化地标

在传统门店升级的同时,吉林省新华书店更以“建筑可阅读、文化可体验”为理念,盘活历史建筑、嵌入商业综合体等,打造出一批“自带流量”的新型阅读空间,让书店成为长春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拿到作家苏童、格非的亲笔签名书时,我心都要跳出来了!”首届春京西文学季期间,网友小雪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字里行间满是藏不住的兴奋,“向北书店的氛围感超绝,我会经常来这里看书和参加文化活动。新华书店这波真的开挂了!”

今年4月,坐落于长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向北书店正式营业,书店由长春文旅集团与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共同打造,名字源于《先生向北》一书。阳光、咖啡、历史、创意……向北书店凭借清新雅致的空间设计,满足了读者对于书店的所有想象。

与之呼应,营业未满一年的北书房·新华诗歌书店持续“破圈”,成为长春热门“打卡地”。这座由满铁长春图书馆旧址改造的书店,保留了百年建筑的木质横梁与拱形窗户,内部却融入诗歌展陈、咖啡休闲、研学体验等多元业态。今年8月,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又在北书房·新华诗歌书店附属楼内,新增家居店和咖啡店。“成为网红地,不能靠噱头,而是要让书店的‘灵魂’更有内涵和趣味,丰富的业态、贴心的服务、完美的体验,才能变‘流量’为‘留量’。”北书房·新华诗歌书店负责人刘雪峰说。

在长春“这有山”的“一本书的诞生·山里书院”,种类丰富的文创产品是一大特色。“我们从一开始就把‘快速迭代’当成文创运营的核心策略之一,身处文旅综合体,面对的是追求新鲜感的年轻客群和外地游客,必须让每一次逛店都有新体验。”山里书院负责人介绍,“长春航空展期间,书店全新打造航空文创区,效果非常好。目前店内500余款文创产品,平均每月都会有30%左右进行更新,不会让老顾客觉得‘每次来都一样’。”此外,书院开创了“书店+文旅”的新范式——通过“文字之源”“纸张变革”“印刷体验”等五大篇章,让游客直观感受书籍制作的全过程,营业至今,已接待研学体验上千人。

角色重塑——书店化身“吉林故事讲述者”

很多人曾认为,实体书店的核心是“卖书盈利”。但吉林新华书店的转型,却跳出了这一单一认知,为书店赋予了更厚重的文化使命:它不再只是“售书的商业体”,更成为“活化本土文化、传承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让吉林的历史与人文,通过书店这一空间“活起来、走出去”。

在活化本土文化上,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把“建筑可阅读”做到了实处。北书房·新华诗歌书店改造时坚持“修旧如旧”,呈现的不是简单的复古装饰,而是能触摸、能感受的“文化符号”。读者坐在书店里,看到的是长春的历史,是吉林的过往。

长春吉塔内的绘书房·新华动漫书店,也在标志性建筑中挖掘文化价值。它依托吉塔的独特景观,搭配丰富的正版动漫资源、沉浸式体验场景和互动空间,为年轻群体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这些“历史与文化元素”让“阅读”与“了解城市”自然融合。如今,不少游客来长春,会特意把这些书店列入行程,“逛书店”也能成为“读懂长春”的重要一环。

在传承城市记忆上,书店更成了展示吉林文化的窗口。中书房·新华文创书店的文创区里,60%以上是带着吉林印记的文创等产品。西书房·新华先锋书店、南书房·新华昨日时光书店等设立吉版图书展柜,这些图书和产品不只是“商品”,更是讲述“吉林故事的载体”。

“下一步,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还将重点推进‘这有书’文化空间项目,该项目将创新‘文化+商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涵盖吉林本土文化、经典文学、生活美学的图书专区以及餐饮等配套业态,为吉林实体书店的融合发展再闯一条新路径。”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时磊章表示。

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生活的温度;既守得住书香根脉,又接得住时代烟火。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正是以这份坚守与创新,用实践交出了一份极具借鉴意义的“吉林答卷”——书店从来不是单纯的售书场所,更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成为讲好本土故事、传承地方文脉的极佳载体。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