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政策吹风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相关政策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体育总局等部门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充分挖掘利用城市“金角银边”等空间,科学布局群众喜闻乐见、“小而美”的运动场地设施,让体育场地面积的增长更加具体可感。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小而美”的运动场让健身巧妙地融入家庭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全新的活力与精彩。
与大型体育场馆相较而言,“小而美”的运动场无需耗费过多的土地资源,建设成本较为低廉,且能够更灵活地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其占地面积小,却“五脏俱全”,诸如简单的跑步道、小巧的篮球场、实用的健身器材区等,各类基础的健身设施一应俱全,足以让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尽情挥洒汗水,释放无限活力。
对于家庭而言,“小而美”的运动场具有独具特色的优势,它极大地缩短了人们健身的距离。过去,人们若要健身,或许需要驱车前往几公里甚至更远距离的健身房或体育场馆,这不仅耗费时间,还增加了诸多不便。如今,家门口“小而美”的运动场,让普通百姓可以随时随地开启健身模式。
无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还是傍晚夕阳的余晖映照,抑或是茶余饭后的闲暇时光,家庭成员都能轻松步入运动场,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同在篮球场上追逐嬉戏,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老人能够在健身器材区悠然地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如此一来,健身不再是一种孤独的个体行为,而是演变成了一种温馨的家庭活动,让家庭成员在运动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收获健康与快乐。
“小而美”运动场的普及,不仅仅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对社会和谐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们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绝佳平台。在运动场上,人们可以结识更多的邻居,拓展自己的社交范围。大家因运动而相聚,分享着健身的心得与快乐,邻里之间的关系也由此变得更加融洽和谐,整个社区也充满生机与活力。
当然,“小而美”运动场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场地的安全性、设施的维护以及使用的公平性等诸多问题。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让“小而美”运动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民众,真正实现让健身融入家庭生活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