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钟山 王雪 记者刘一潼)金秋时节,粮果飘香。作为全国绿豆主产区,10月上旬以来,通榆县的34.28万亩绿豆进入集中采收期。田间地头,收割机轰鸣穿梭,农户忙着抢收,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通榆绿豆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让农户的粮囤满满当当,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增收“密码”。
在通榆县乌兰花镇星火村,连片的绿豆田一眼望不到边。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作业,驶过之处,脱粒、豆秧粉碎还田同步完成,颗粒饱满的绿豆直接入仓,省时又省力。村民张永斌正和家人在田间忙碌,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他笑着给记者算起了“增收账”:“今年,种植5公顷绿豆,每公顷能收4000斤左右,按6元每斤计算,每公顷能卖2万元以上。绿豆行情好,年年不愁卖。”
收割机驶过的田垄上,粉碎后的豆荚均匀铺在地表。这些“天然肥料”将在土壤中慢慢腐熟,化作滋养土地的春泥,为明年的耕种打下好基础,也让这片土地的丰收“后劲”更足。
据了解,今年通榆县绿豆种植面积稳定在34.28万亩。今年以来,充足的光照、适宜的降水为绿豆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再加上覆膜种植技术的全面推广,有效提升了绿豆的抗逆性和产量。经测算,今年通榆县绿豆平均每公顷产量近2700斤,总产量突破6170万斤,实现了产量与品质双提升。近年来,通榆县通过科技赋能、产业延伸实现“提质”,让小小的绿豆不仅成为农户的“致富豆”,更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