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以热爱破壁垒 用坚守铸非凡

——记全国技能大赛吉林金牌选手何晓嫚

本报记者 万双

“这不是奇迹,是上千次训练的肌肉记忆,是学校培养与自我坚守的必然。”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领奖台上,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2024级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何晓嫚,手捧金牌道出了荣誉背后的努力。这位从外地奔赴东北的姑娘,用热爱打破性别壁垒,以坚持攻克重重难关,在技能赛道上跑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初入校园时,何晓嫚便坚定了“技能成才”的初心。当听闻学长斩获全国技能大赛银牌的事迹,她未被“女生不适合技术领域”的刻板印象束缚,反而看到了无限可能:“性别从不是限制,坚持和努力才是成功的标尺。”这份信念,成为她面对质疑时最坚实的支撑。

东北的寒冬,是她技能锤炼的“第一关”。零下20多度的天气里,训练库房与室外温差无几,铁质工具握在手中冰冷刺骨,甚至让人难以抓牢。但何晓嫚从未缺席,每天准时与队友扎根训练基地,把每一分钟都用在打磨操作模块上。“严寒练的不只是技艺,更是扛住压力的韧劲。”她回忆道。

训练中的“硬骨头”,是安装沉重的车门罩板。因力量不足,她的技术动作常出现偏差,影响操作精度。为攻克这一难题,她试遍了各种方法:加练力量、调整站位、钻研发力技巧,最终摸索出“以巧劲补短板”的关键——不盲目比拼力量,而是结合自身特点优化动作。更重要的是,她养成了精细复盘的习惯:每天训练结束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用纸笔记录技术动作的优化空间,逐步形成了高效可靠的操作模式。

备赛阶段,高强度训练成了常态。每天超14小时的练习中,最考验人的不是身体疲惫,而是上千次重复操作里的高度专注。以受电弓布线为例,为追求工艺极致,她每天至少练习近千米线,在重复中打磨精度。“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非凡。”何晓嫚说。

国赛前夕,何晓嫚突然高烧,站在赛场上时头晕目眩、浑身无力。但当双手触碰到熟悉的工具与设备,平日千百次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瞬间“启动”——她在本能的驱使下精准完成操作,完全沉浸在比赛中,渐渐忘记了身体不适。最终,她不仅顺利完成车门调试与安装,更以绝对优势夺金。

“从打磨车门安装技艺,深夜独自反复练习至数十、数百甚至上千次,到教练团队围绕训练细节提供点对点的精准辅导,这份双向奔赴的努力,是我们拿下金牌的核心力量。”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轨道车辆技术赛项指导教练赵禹淏说。

“金牌是新起点。”何晓嫚表示,这份荣誉是学校科学训练体系、教练心血与自身积累的共同结果。未来,她将持续提升技能,全力备战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期待有朝一日代表中国站上世界舞台,为祖国争光,为轨道交通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