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档案里我省抗美援朝的宣传印记

本报记者 李娜

10月25日,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览将在集安市游客服务中心开展,《众志成城——吉林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抗美援朝档案选编》(以下简称《档案选编》)新书发布会也将在集安市举行。

《档案选编》是吉林省档案馆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历时3年组织编纂完成的一部著作。“这部《档案选编》中的部分档案将作为展品,陈列在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览中。”吉林省档案馆档案史料编研处一级调研员刘岩称。

刘岩全程参与了《档案选编》的编纂工作。其间,她阅览了吉林省档案馆以及长春、吉林、白山、集安等19个市县档案馆提交的抗美援朝档案。“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对这些档案进行阅读和梳理时,抗美援朝的历史情景,仿佛触手可及。”刘岩感慨地说。

“这些都是抗美援朝时期我省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工作的档案。”泛黄的书页里,刘岩小心翼翼地翻找着:

1950年7月19日,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指示;

1950年8月11日,中共吉林省委关于深入开展和平签名运动的指示;

1950年11月3日,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开展反美宣传运动的指示;

1950年11月5日,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开展时事宣传运动的指示;

1951年1月11日,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关于全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是怎样发动起来的;

1951年5月28日,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关于普及抗美援朝宣传教育运动的总结。

“阅读这组档案,能让我们清晰地了解抗美援朝初期,我省开展抗美援朝宣传教育工作的进程与基本情况。”刘岩告诉记者,这组档案的内容将在《档案选编》一书中呈现。档案梳理过程中,刘岩发现,我省抗美援朝宣传教育工作具备“启动时间早,贯穿全过程”“参加人员多,覆盖范围广”“宣传形式多,收到效果好”等特点。

档案记载,1950年5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达关于展开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的指示,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即后来的抗美援朝总会)随即发出通告,号召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响应世界和平大会的正义号召。

同年5月17日,吉林省各界人民团体组成了全省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委员会,号召全省各地各单位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各界群众积极参加和平签名。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同年7月13日上午,吉林省总工会、省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委员会、省民主联合会、省文学艺术联合会、省中苏友好协会等8个人民团体,召开了吉林省展开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宣传周讨论会,各人民团体代表一致同意吉林省展开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宣传运动周,号召各地各界人民积极参加这一运动。

“抗美援朝期间,我省建立了庞大的宣传网络,全省有1181名报告员、27069名宣传员及临时组织起来的宣传队伍和积极分子,总人数达10万人。”刘岩称,在这支宣传大军中,有教师、学生,有农村党员、团员和基层干部,还有省市县党政机关的领导和干部,宣传教育的范围几乎覆盖了全省城市和农村的各个街道、居委会以及村、屯。

“档案里记录的抗美援朝宣传教育形式也丰富多样,包括报告、座谈、谈话、控诉会、宣传手册、传单、广播、读报、农校、黑板报、展览、演剧、唱歌、大鼓、皮影、幻灯、宣传画、洋片(电影)等多种形式。”刘岩认为,这些宣传教育活动不但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使广大人民群众认清了抗美援朝与保卫国家安全的关系,强化了仇视、鄙视、蔑视美帝国主义的心理,消除了恐美、崇美、亲美的情绪,激发了爱国热情,增强了抗美援朝战争必胜的信心,为抗美援朝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这次入选《档案选编》的内容,大部分是首次面向公众发布。”刘岩表示,“史为今鉴,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档案选编》的文字,真实全面了解抗美援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并从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力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