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商平台“双11”促销启动。媒体调查发现,在一些商家直播间,谎称库存紧张、造假销量数据,成了带货主播的惯用剧本。
大数据时代,店铺销量、产品好评等,正在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参考。一些商家以种种套路误导消费者,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往轻了说,是虚假营销、不正当竞争;往深里究,或涉嫌消费欺诈。
每一个虚假的数据、每一条编造的介绍,尽管可能带来暂时的热度、眼前的利益,但透支的是消费者对直播带货的信任,伤害的是直播经济的健康生态。假的就是假的,终究不可持续。当套路被拆穿,消费者与商家、直播平台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快速坍塌。
在信息爆炸、选择过剩的时候,我们需要各种评价体系作为消费参考,也呼唤更多类似直播带货的商业模式创新。更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需要市场监管发力、平台治理给力,也需要商家坚守诚信经营的定力,让用户评价和销售数据真实可靠,让直播带货更加规范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