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市州·延边

处处皆“丰”景

——延边州推进秋收工作走笔

本报记者 张伟国 相文雅

一望无际的稻田铺展出金色的希望,隆隆的机械声奏响丰收的乐章。图为延吉市秋收现场。 金洪石 摄

风吹麦浪稻花香,边城大地秋收忙。连绵起伏的山坡上,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一望无际田野里,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味道,广袤的延边大地处处洋溢着喜悦。

10月26日,记者来到延吉市朝阳川镇龙盛村的稻田里,阳光洒在饱满的稻穗上,泛着耀眼的光泽。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村民李同鹏正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金黄的稻穗被快速收割、脱粒,饱满的稻粒源源不断地装入运粮车,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过去靠人工收割,要忙上一个月,现在机械一上阵,几天就能收完,省时又省力。”李同鹏笑着说,“你看这米粒,多饱满,今年的水稻品质错不了。”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珲春市板石镇的富硒苹果迎来最佳采摘期,漫山遍野的果树上硕果累累,空气中飘来阵阵果香,果农们穿梭林间,采摘、分拣、装运,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苹果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文旅融合的深度进阶,尤其让跨境旅游成为采收季亮眼的风景线。依托珲春边境口岸优势,板石镇联合旅行社推出跨境苹果采摘游专线。“我和朋友们来到珲春,去了很多景点,今天来到苹果园,这里的苹果非常好吃,景色也很美。”前来体验采摘游的俄罗斯游客修莎说。

在珲春市英安镇关门村,村民王金龙的玉米地里大型玉米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金黄的玉米棒被收入车中。王金龙告诉记者:“今年种植了三垧玉米,一天就能收割完。接下来就要用自家的玉米收割机和打包机为其他村民收割了,每天的收入非常可观。”

据了解,截至10月24日,全州秋粮已收获70.45%,其中玉米56.53%、大豆99.62%、水稻56.18%、其他粮食作物100%。按计划,10月底前完成水稻收获,11月20日前完成玉米收获。

为高效推进秋收,延边州强化组织领导,实行“一周两调度”工作机制,同时针对近期阴雨天气对秋粮收获带来不利影响,及时下发《关于做好秋粮收获的工作提示》,着眼当前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和天气形势,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加快组织秋粮抢收,提高秋收质量和效率,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延边州相关部门指导农户科学安排作物收获顺序,按照先收倒伏作物、后收正常生长作物,先收岗坡地,后收平地、洼地的顺序进行收获,针对部分机械收割难度较大的地块,及时开展人工收获,做到应收尽收。特别是对于倒伏的水稻,采取降低收割机割台高度、降低作业速度、人工收割方式,最大限度减少稻谷收获损耗。

同时,延边州制定下发《延边州粮食机收减损实施方案》,开展秋季“送油下乡”活动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送柴油5000余吨;精准对接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跨区作业、代收作业,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垄。全州已储备联合收获机9600余台,检修农机具5万台套以上,培训机手3850人次,推广适合山坡地作业的拖拉机1236台、收获机205台。

为确保秋收农机安全生产,延边州开展2025年农机事故处理应急演练,全面实施拖拉机“亮尾工程”,累计发放及粘贴反光标识3.98万余条,消除农业机械夜间行驶风险隐患;加大执法检查与警监联动工作力度,常态化开展晨昏时段农机安全巡查行动,对重点区域、重要路段严防死守,杜绝农用车违法载人、超速、疲劳驾驶、酒驾等违法行为发生,确保秋收生产期间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