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社会

“它经济”,咋这么火

本报记者 韩玉红

宠物社团组织者筹划的娱乐项目愈发丰富,让养宠人和宠物有了更多玩法。

54路文旅专列开通宠物专场,让狗狗可以与主人一同体验家乡文旅。 (本栏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高铭提供)

水平较高的宠物美容师大受欢迎,需要至少提前5—7天预约。 本报记者 韩玉红 摄

携宠旅游的火热兴起,让以往不敢想象的画面成为现实,图为长春养宠人带狗狗赴哈尔滨极地馆看狮子。

“这个周末要带狗狗拍周岁写真,还要趁着‘双11’囤点零食,每月在‘毛孩子’身上平均花费至少500元,这还不算打疫苗和看病的费用。”长春市“90后”养犬人刘继宇的消费清单,正是当下宠物经济火爆的缩影。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突破1.24亿只,市场消费规模突破3000亿元的“情感经济”崛起,正在以前所未有的亲密姿态嵌入城镇生活。尽管官方未公布具体数据,但从全国趋势推断,长春宠物数量与消费规模已成为拉动着内需的新引擎。

瞩目

“全链条服务”应运而生

在长春市宽城区一家售卖宠物用品的大型连锁超市内,货架上的犬猫粮、宠物零食等产品琳琅满目。受电商低廉价格的影响,昔日一些小型宠物店的宠物用品、食品销售受到较大冲击,但大型宠物用品超市因价格与网店相差无几,可以一站式采购“所见即所得”的商品,受到众多养宠人的欢迎。据观察,到店顾客人均消费普遍达百元以上。“我小时候养宠物,都是喂家里的剩饭剩菜,现在大家普遍都是精养,也很注重宠物食品的营养和安全。”养宠人黄玲养了1只泰迪犬和1只猫,除食品外,她还采购了鱼油、钙片等保健品,给宠物安排一年一次的全面体检。她告诉记者,养宠后每年得花费1万余元,身边的亲朋好友近些年观念也在逐渐转变,大多数人能够理解她对宠物的这份关爱和较大的花销。

随着宠物经济蓬勃发展,宠物服务范围已从传统的食品、医疗扩展到美容、训练、摄影、寄养、保险乃至殡葬等全方位服务。

今年“十一”假期,长拖1958文创园举办了宠物嘉年华,打造集宠物展示、互动体验、商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今年夏天,作为长春首家宠物友好型购物中心,长春远大购物中心策划了“汪汪泼水节”“宠物红毯秀”等萌宠主题活动,拓宽了夜间消费的客群范围……五花八门的宠物活动带动了宠物用品、摄影、领养等消费持续攀升。

这些新兴消费场景不仅带来了经济增长点,也为城市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在某招聘平台上,记者看到一家全国连锁动物医院的长春分店为宠物医生岗位开出了8000—10000元的月薪,国内某电商公司为宠物品牌总经理的岗位开出了40万—60万元年薪的待遇。此外,持证宠物美容师月薪普遍在6000元以上;拥有10年从业经验的资深宠物摄影师高铭透露,拍摄套系从1399元至2499元不等,档期较满。《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全国宠物服务消费占比已达6.8%,长春作为东北区域消费重地,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新风口

医疗与携宠旅游并行

当前,宠物医疗与携宠旅行正成为宠物经济中两大蓬勃发展的新风口。一方面,宠物医疗产业在政策与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迈向专业化与规模化;另一方面,携宠旅游则在市场细分中催生了全新的服务业态与消费体验。

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医疗市场规模已突破800亿元,占整个宠物消费市场的28%,行业经历了从“小众赛道”到“战略高地”的结构性转变。宠物医疗也正在从“治病救宠”向“健康管理”全面升级,成为“它经济”最具韧性的增长极。

长春市绿园区一家动物医院今年将店面扩大一倍,每天带宠物来体检、治病、接种疫苗的顾客络绎不绝,除常见的犬猫外,鹦鹉、蜥蜴、青蛙、蜜袋鼯等异宠也呈较大增长趋势。顾客韩女士饲养的小狗于2023年年底患上死亡率极高的罕见病,在其他两家医院宣告无能力继续医治后,她来到绿园区这家动物医院,医院为此组建了诊疗小组,攻克难关,为宠物延续了生命。“将近两年的治疗,我花费了五六万元,但本着对家庭成员生命负责任的初衷,我认为这是值得的。”韩女士说,虽然自己的宠物是个例,但在医院治疗期间,目睹了大批养宠人为宠物诊疗花费数千元,早已不再是昔日“生病灌一片土霉素”的养宠方式了。

预计2025—2028年,我国将有3000万只中老年宠物面临代谢疾病、心脑血管等高发风险,这不仅成为宠物诊疗的风口,宠物老龄化趋势也在重塑医药市场结构,倒逼企业加大针对宠物慢性病、肿瘤药物的研发投入。

今年,“带着‘毛孩子’去旅行”正掀起一股新热潮。携宠旅游从边缘需求成长为新“蓝海”,长春及周边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尤为典型。铁路部门自2025年4月起试点高铁宠物托运服务,此后迅速推广。截至2025年11月,铁路12306官网上已有50趟列车标记了“宠”字,代表可办理宠物托运。此外,南航、海航等航空公司提供了人宠同舱服务,费用为1300元左右。此外,为满足携宠出行家庭的住宿需求,宠物友好酒店数量显著增加。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宠物友好酒店数量扩容近20%,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成。

养宠人的出行限制被逐步打破。今年3月,长春54路文旅专列开通了宠物专场,这辆装饰着卡通东北虎图案的复古电车,让萌宠们首次登上电车,与主人一起欣赏长春的城市风景。一些宠物友好地,还为滑雪爱好者携宠感受冰雪魅力提供了便利条件。长春的永春潮玩公园、青怡坊云琅等露营地都开辟了宠物专区。在伊通河畔,还有专门为“毛孩子”做饭的宠物餐厅。一些宠物俱乐部的主理人今年组织了多场省内、省外短途游。

据《2025中国宠物旅行白皮书》显示,今年国庆期间,全国随主人出游的宠物超过300万只,较去年增长60%。携程数据显示,“宠物友好”关键词搜索量同比激增3倍。

破题

行业监管与标准待完善

随着宠物经济迅猛发展,监管与标准滞后问题逐渐凸显。在宠物食品监管方面,农业农村部已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每年开展宠物饲料产品的监督抽查、例行监测,但监管力度仍待加强。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低价粮使用工业副产品为原料,而消费者难以通过外观辨别,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仍在制定中。

宠物医疗领域的认知鸿沟更值得警惕。例如,记者随机调查的30位养宠人中,80%的人认为动物医院和动物诊所的区别仅在于规模。《长春市动物诊疗机构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动物诊所具有一名以上注册的执业兽医师,动物医院具有三名以上注册的执业兽医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职业兽医师告诉记者:“动物诊所不具备开‘三腔’手术,是不具备给母猫、母犬做绝育手术资质的。”《长春市动物诊疗机构管理条例》中规定:“从事动物颅腔、胸腔和腹腔手术的,具有手术台、X光机或者B超等器械设备和三名以上注册的执业兽医师。”记者在大众点评平台上搜索后发现,仍存在“动物诊所”挂着给母猫、母犬做绝育的链接的现象。

携宠旅游的维权难题同样突出。由于大多数旅行社未开展携宠业务,消费者多通过民宿平台或小众机构预订,一旦发生纠纷,因缺乏专门的行业规范和赔付标准,维权往往陷入僵局。

宠物经济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市场创新活力,更离不开制度保障。随着年轻群体情感需求和银龄陪伴式养宠需求的持续释放,“它经济”已成为拉动消费、稳定就业的重要力量,唯有破解监管滞后、标准缺失等瓶颈,才能让这万亿级市场真正行稳致远。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