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而位于长春市长新创谷的数智化冰雪装备(长春新区)科创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科创示范中心)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打开科创示范中心的大门,记者仿佛置身于冰雪科技的奇幻世界里,一排排本土研发的冰雪装备整齐陈列:FCPS系列竞速滑雪鞋采用三层包裹复合结构,轻量化设计可提升运动员滑行速度;3D打印的防撞滑雪头盔通过动态压力测试,能有效降低碰撞风险……
“这款智能滑雪眼镜太神奇了,能实时监测我的运动数据,还能根据不同的雪场提供实时雪道导航和位置提醒,就像是给我量身定制的。”一位前来体验的滑雪爱好者试戴该产品后兴奋地说。
科创示范中心由吉林省冰雪运动重点实验室、长春新区和吉林猎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设有五大功能区,分别为智能装备研发中心、数字化制造车间、产品展示体验厅、冰雪大数据分析室,以及产学研联合培训基地。整个空间设计融合现代科技感与冰雪元素,既体现专业性,又兼具科普教育功能。
“研发中心配备高精度三维扫描仪、动态力学测试台、滑雪板液压机等先进设备,可进行滑雪板运动学和生物力学上的装备性能验证。而制造车间则引入中试生产线与精密测试仪器,支持小批量定制化生产;体验厅则面向公众开放,设有虚拟滑雪模拟器与AR互动装置,让体育爱好者零距离感受科技创新带来的冰雪乐趣。”吉林省冰雪运动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刘俊一介绍道。
“过去冰雪装备靠经验打磨,现在科研技术成了‘新工匠’。中心将研发转化置于核心地位,致力于打通科技成果从论文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刘俊一展示着手中的鞋垫说,“以这款定制的滑雪鞋垫为例,传统滑雪靴普遍存在尺码标准化、脚型适配度低的问题,容易导致运动员疲劳损伤。”
而科创示范中心联合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冰雪运动重点实验室开发出的个性化鞋垫生成系统,用户只需站在智能测压台上10秒,系统即可自动生成三维模型,然后通过医用级光固化3D打印机完成制作,全过程不超过50分钟。该系统目前已为国家短道速滑队、越野滑雪队、冬季两项滑雪队多名主力队员提供定制服务,有效地降低了运动损伤。
穿过展示区,就来到了数字化制造车间。“在这里,研发与制造仅一墙之隔。未来,我们将采用‘前店后厂’模式,客户在前端下单,数据直接传回生产线,我们就可以制作产品。”刘俊一说。
这一切的背后,是“产学研用”协同发力的生动实践。
“目前,科创示范中心已经实现政府、实验室、高校、企业的四方联动,重点开发数智化全产业链的冰雪装备品牌,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冰雪运动提供商。”刘俊一充满信心地表示,未来科创示范中心还将围绕“冰雪运动冠军模型”和“冰雪运动大数据中心”,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示范引领和成果展示。另外,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部分研究成果也将在此示范和展示。
采访接近尾声,夕阳为科创示范中心的玻璃幕墙镀上一层金边,整座建筑仿佛被“点燃”,刘俊一语气坚定地说:“我们的目标,是让吉林的冰雪装备走向世界,用科技让冰雪运动更安全、更智能、更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