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者,立身行道之基;“心”者,司法为民之魂。长春市双阳区人民法院萃取二者精髓,打造“正心”文化品牌。将文化力量融入司法实践各环节,走出一条具有双阳特色的法院文化发展之路。
锚定政治引领 筑牢精神根基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与思想建设,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载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创新建立“指尖学习阵地”,实现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便捷化。2022年、2023年,连续被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表扬为全省审判质效成绩突出法院;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被省内党报报道;干警队伍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显著提升。
深化业务融合 打造文化矩阵
构建“一支部一品牌”格局,打造“锦绣山河”“奢岭枫景”等四个党支部品牌。设立便民服务站和巡回审判点,建立“20分钟司法服务圈”;成立全省首个景区便民工作站,建立旅游纠纷“一小时”解纷机制,相关做法获省市法院肯定。奢岭法庭获评“吉林省人民法庭达标创建活动·示范人民法庭”称号、全市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服务梅花鹿特色产业做法被《中国审判》报道,党建业务融合经验文章在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刊发。
聚焦实践创新 注入文化动能
建立“1+5+N”多元解纷和诉源治理体系,设立“红色调解室”,组建志愿调解服务队,打造“快速立案、快速审理、快速结案、快速执行”的“四快”工作模式;同时,聚焦综治中心功能升级,推动成立双阳区“涉未成年人纠纷预防化解中心”,为未成年人权益保驾护航。刑事审判庭(少年法庭)被长春市委政法委评为“人民满意政法标兵单位”,“一庭两所”共建联合调解的成功案例被媒体报道,成功调解的亲兄妹土地纠纷案在中央电视台《现场》栏目播出。人民法庭直接立案执行“1234”工作机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人民法庭工作做法被中央政法委机关刊物《长安》报道。
培育青年力量 激活发展引擎
推行“双导师制”,为青年干警配备资深法官和优秀党员导师,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定期举办业务竞赛、读书分享会、模拟法庭,鼓励干警提升学历、参与培训;组建“青年突击队”,让青年干警在一线挑大梁,青年力量已成为法院发展生力军,精品工程成果产出丰硕,6篇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18篇理论文章登上国家级核心期刊,1项工作举措获最高法推广。双阳法院将继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让“正心”文化持续转化为推动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陈瑞新 张子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