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评论

扛稳为民造福的责任担当

李云桐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坚持人民至上”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将“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列为主要发展目标,把“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重要发展任务。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必须坚持把“人民”二字贯穿各项工作始终,以实际行动扛稳为民造福的责任担当。

为民造福是党员干部最大的政绩。“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完成艰巨繁重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党员干部尤须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要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俯下身子倾听民声、立足实际办好实事。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做到不贪一时之功、不为一事之誉,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

扛稳为民造福的责任担当,必须要有干事创业的“铁臂硬肩”。有思路、有想法、有冲劲,没有能力一切都是空谈。把“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迫切需要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服务群众的本领、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党员干部提高素质、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要坚持向书本学,持之以恒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干什么学什么,不断认识新事物、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练就新本领,努力成为本领域的行家里手。要坚持向实践学、向群众学,把研究和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法宝,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把学习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思考中创新,在总结经验中提高,切实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扛稳为民造福的责任担当,必须大力弘扬崇严尚实的工作作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创造人民满意的业绩,就要形成崇严尚实的优良作风,并将其体现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让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成为常态、成为自觉、成为习惯,了解真情况、找准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挑战、推动工作;坚持拿结果说话,科学谋划、力戒空谈,锚定目标不动摇,不见结果不罢休,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要提升狠抓落实能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切实把工作抓具体抓到位,确保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