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移动)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在吉林省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是吉林省内网络规模最大、客户数量最多、品牌价值领先的电信运营企业。作为吉林省内主要通信运营商,始终锚定“创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发展定位,坚决扛起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主力军的使命担当,持续发力、一体推进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在加快推动自身数智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同时,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履行央企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努力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积极落实服务支撑数智化生活、生产、治理“三大任务”,以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供给服务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积极助力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截至2024年末,吉林移动服务个人客户近1700万户,服务宽带客户超300万户,服务政企战略客户集团超1万家。
(一)中国移动吉林公司2024年下半年服务质量状况
2024年,中国移动吉林公司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高度重视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企业政治站位,保障客户合法权益,大力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服务创新和服务升级,引导企业的服务工作不断走上新台阶。
1、坚持“客户为根、服务为本”的服务理念,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服务作为企业经营之本。
按照工信部和吉林省通信管理局对于2024年电信行业行风建设暨纠风工作的要求,中国移动吉林公司自觉践行“客户为根 服务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行风纠风行动,最大限度保障广大消费者权益,努力营造客户放心的电信消费服务环境。公司通过各部门联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焦点、难点问题。不断夯实网络服务基础,优化互联网服务感知,加大数字惠民力度;配合各级主管部门大力加强APP全链条治理,深化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深入规范营销宣传行为,维护信息通信市场秩序,全面提升电信服务水平。
2、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构建体系化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守护人民群众通信“生命线”。
打造“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圆满完成2024年农博会、查干湖冬捕等重保任务及国庆、中秋等节假日保障工作。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助力各级政府抗击台风“格美”引发的严重洪涝灾害,吉林移动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通信保障机制,公司党委靠前指挥,构建覆盖市县级43个防汛指挥部,集结应急抢修队伍奔赴一线,累计出动抢修人员1038人次、应急车辆349辆次、发电油机348台次,面向全省发送应急短信3469万条,全力守护人民群众通信“生命线”,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勇担社会责任,扎实做好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加强用户信息安全保护,维护群众利益。
一是强化垃圾短信拦截。不断加强垃圾短信策略管理,提升垃圾短信系统监控策略更新及时性,累计新增、优化垃圾短彩信拦截策略118条,累计拦截垃圾短彩信3.4亿条。
二是加强骚扰电话治理力度。累计监测上报“响一声”疑似违规号码量15万个、监测上报语音群呼疑似违规号码量5.7万个,加黑20万个网间违规号码,关停处置5.7万余个网内语音群呼违规号码。
三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效果显著。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反诈责任制,自上而下组织签署《反诈责任承诺书》。自主研发“警小慧”大数据诈骗组织识别模型,被工信部作为优秀经验予以推介;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活动89次。各级员工开展《内部人员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警示教育案例集》专题学习134次。
四是加强互联网不良信息监控处置。对我公司IDC机房内入驻的厂商、政府、企业、合作伙伴、CDN引入内容、缓存加速内容以及用户热点访问的域名进行不良信息轮询扫描,累计扫描重点网站、IP地址、域名13亿余个,发现、处置不良信息5个。开展网络安全威胁监测与处置,共监测处置APT安全威胁工单112张。
4、“以人民为中心”,为民众办实事,提升营业审核规范性,深入推进窗口便民服务升级。
一是提升窗口服务工作效率。为解决客户“多次认证、多次签字、多条短信、办理时间长”等问题,切实提升融合业务办理便捷性,吉林移动2024年持续推进“购物车”能力建设,已承载前台和网格通共计31项CHBN功能。面向客户,做到“五个一”要求:一次完成全部业务验证;一次确认所有关键事项;一份协议展示全部内容;一单支付全部费用;一条短信告知主要业务信息,提高客户感知。
二是加强省内营销业务审核机制。优化完善营销审核制度,加强营销宣传审核流程,规范营销宣传话术。重点对业务规则、产品资费、合规营销、业务订购短信、活动到期短信等内容,做到告知提醒,切实保障客户权益。
5、关注困难群体,倡导共创绿色家园,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银发服务”工作落到实处,重点解决老年客户实际困难。不断完善营业厅适老化服务,持续落实厅台适老关怀举措,在全省146个自有营业厅全部设置暖心台席,优先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服务。全年在较大型营业厅共开展“爱心课堂”224场,为老年人讲解手机的使用技巧、反诈知识等。针对银发客户推出神州行欢孝卡,套餐价格最低19元/月,在满足老人基本语音和流量需求的同时配置电信防诈险、家人守护及高频骚扰拦截功能,体现对银铃客户关爱。
二是坚持“走在前、做表率”,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企业力量。积极投身“消费帮扶新春行动”“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兴农周”等一系列重要活动,通过员工福利发放、食堂集中采购、创新推出“牦牛肉干进5G无人超市”模式,以及广泛发动合作伙伴参与等多元方式,大力采购脱贫地区产品。
三是聚焦省内智慧农业、畜牧业、人参种植等特色产业,深度挖掘乡村发展亮点。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契机,积极开展宣传行动,在主流媒体持续推出“数智振三农 5G兴万村”“5G赋能 移起向新”“数字赋能,加速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系列宣传报道,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
四是贯彻落实国家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持续践行央企责任。深化无线网络节能技术部署,无线网总能耗同比下降5.6%。通过对电源系统更新改造、完善动环系统配置、更新节能空调等投资项目及持续的运维手段提升,持续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水平。2024年,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较2023年降幅达6.20%。
6、加快推进新型技术应用和商用,助力吉林省社会经济产业数字化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
一是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加强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信号升格”“宽带边疆”战略要求,稳步推进全省5G新型基础设施布局,解决网络覆盖盲区1500余个,行政村5G覆盖率提升至93.20%,边境行政村和管理机构覆盖率达到100%。践行企业责任,全面提升长白山等旅游景区、沿边沿线移动网络覆盖能力,完成哈大和敦白高铁5G网络升级,彻底解决了敦白高铁信号差问题,全省重点场景信号显著改善。
二是持续深化云服务能力建设,构建了覆盖全省的“中心—边缘”多样化算力体系。打造定制化的云服务能力,推动政务服务的全面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增强服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同时,为地方企业提供灵活高效的云计算资源,助力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升生产效率与创新能力。
三是吉林移动依托“吉农云”大数据底座,积极助力首批“数字村”建设示范村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果园村建设。聚焦智能关爱和智能广播两大功能,为长白边境村提供大喇叭服务、全村千里眼纳管全域监控、电子学生证等软硬件配套设施,村民和过往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使用“智能关爱”“智能广播”“智能测土”“智能公交”等十项功能,为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及全省数字村建设贡献移动力量。
四是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践行数字化转型战略。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在边境村工作现场推进会议上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兴边富民,力争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号召,开展“数字乡村战训”活动,成立数字乡村工作组和大会战联合团队;针对镇域和村域人口数量、消费情况,创建区域摸牌信息,建立“村委、网格、村民”的全体信息方案。目前,吉林公司数字乡村达标村超过5000个,本年净增800个。通化地区柳河县成功打造数字乡村“样板县”,实现全县509个村屯2000个摄像头点位的覆盖。
五是不断强化IDC机房服务能力,打造“连接+算力+能力”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中国移动吉林公司通过构建多层防御体系,提供集中部署、快速协同响应、专业运维保障的信息化服务能力,目前IDC机房已经通过了ISO9001/20000/27001以及等保三级等多项认证;同时不断提升分层分级的多样定制化资源储备能力,立足吉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为政府部门、金融、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各行各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助力我省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二)中国移动吉林公司业务公告
中国移动吉林公司关于家庭宽带产品速率的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2400-2012—宽带速率测试方法》,固定宽带带宽速率指接入速率,同时标准中明确接入速率为宽带下行速率,据此中国移动吉林公司各类家庭宽带产品的带宽均指“下行接入速率”。
宽带下行接入速率是在理想网络条件下,客户上网可能达到的最高速率,具体使用过程中实际速率会因为访问内容、所处互联网位置、路由情况、访问网站本身的网速性能等因素受到影响。
本公告主要是对家庭宽带产品的带宽定义进行说明,相关内容已在用户入网协议中予以体现,关于资费、上下行速率、免责条款等应以公司与用户签订的入网协议为准,详情可以通过营业厅或10086客服热线了解。
企业声明:本通报内容客观、真实、准确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