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紧跟时代前进方向,扎实推进乡村各项工作过程中,我们应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校地合作、育训结合,在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更多传统型农民、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中努力实现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乡村产业的发展和繁荣,用蓬勃人才力量不断赓续乡村振兴新动能。
把握农业科技与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培养目标。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科技人才。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职业教育应努力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应加强职教内涵建设,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农业类职教院校依托农业科研院所、行业技术专家等多方优质资源,打造科研技术创新攻关与转化团队,搭建集生产、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科教产融合基地,实现服务现代农业产业的技术积累与转化;明确“应用型”教学定位,积极融入科技价值链的技术孵化环节,发挥好技术原创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中试车间”作用,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办学水平。除了科研水平的提升,教学水平也应同步提升。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育人理念,不断汇聚职业教育力量,完善新型农民主体培育体系,培养出更多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根据乡村振兴需求,加大面向农村地区的招生力度,科学灵活设置专业,广泛吸纳农村青年、农民工等群体,充分满足农民接受农业技能教育的迫切需要。
优化学科统筹资源,多措并举提高育人质量。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关键。职业院校要根据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现实要求,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立足现代农业产业、乡村文化旅游以及信息服务、新媒体传播等乡村产业发展趋势合理设置相关专业学科,可以与地方农业企业合作建设数字经济电商直播基地,培训乡村电商直播人才,也可以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观光农业等新兴专业,还可以大力培养新时代农村社会治理人才和美丽乡村建设等人才。此外,为适应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还需拓宽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基本职能,将应对老龄社会的教育责任纳入职业教育办学的目标框架,加快康养、家政、托育等服务“一老一小”产业的相关专业建设。统筹整合教育资源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有效路径。在新型农民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涉农专业建设方面的优势禀赋,打通中职、高职到职业本科相互衔接的学历贯通渠道,完善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结构,通过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助力解决农村人才供给不足、农业技术创新与转化能力不够等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人才问题。在职业教育具体建设中深入推进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推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职业院校帮扶各县市职教中心建设,促进资源互补与对接,促进校际联合培养,切实提高各县市乡村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鼓励职业院校与乡镇、现代农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建设以绿色农业、循环农业、集约农业、黑土地保护等为特征的生态农业职教示范园区和基地,增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参与性,提升教学效果;鼓励职业院校与县乡开展订单培养计划,为用人单位定向培养输送学前教育、特产、电商、农机、农业经营、乡村旅游、农业水利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实现学校教育与地方、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在给学生提供就业保障的同时,也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分类开展职业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助力。从学校到农田,源源不断输送新农人是开拓乡村新事业的重要方面;从农田到学校,加强对传统农人的培训则是保持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另一重要方面。我们应根据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和需求,精准分类开展产业发展主体培训活动。对于家庭农场,可组织农场经营者进入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进行长期性培训学习、交流经验,注重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现代农业科技素养,用先进农业科技、经营知识培育新时代家庭农场经营者。对于农民合作社,其带头人多属乡村能人,事物繁忙,可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短期培训侧重于合作社专业领域相关知识和合作社管理经验的学习,提升其运营能力;长期培育侧重于对乡村能人的市场营销技能、产业发展意识、创新创业方法的培育,提升其统筹规划和市场挖潜、综合管理能力。对广大返乡农民群体,组织开展适应现代产业、乡村产业发展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他们接受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水平。乡村振兴前景广阔,以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通过多样化的行之有效的分类培训,能为广大农村培养更多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使更多农民群体成为各类乡村产业发展的主体和创新创业的主体,更加有效服务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始终强化教育氛围,激励人才成长,在广大农村形成终身学习、永不落伍、学有所用、体现价值的浓厚氛围,形成人才梯队,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性的人才助力。 (作者单位:上海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