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提质培优,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更好地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新征程上,高职院校只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不断强化自身优势,提升育人质量,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撑,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高职院校肩负光荣使命。当前,我们正在着力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行动计划》着重强调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更加紧密、同人民群众期待更加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更加匹配,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备、制度更加健全、标准更加完善、条件更加充足、评价更加科学。这要求高职院校扛起使命担当,在积极主动融入“提质培优”中体现时代价值。一是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整体提升,有效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高职院校必须聚焦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强化职业院校的继续教育功能,向社会和有关企业提供高水平技术技能培训服务。二是要通过“提质培优”建设高水平专业群。《行动计划》强调巩固专科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把发展专科高职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输送区域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适度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为部分有意愿的高职(专科)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扎实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加强绩效考核与评价,建成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提出在推进专科高职学校高质量发展中遴选300所左右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和60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这将对产业转型升级起到助推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要在“提质培优”中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同频共振。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守正创新、改革前行的重要方向。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把握当前社会科技发展趋势,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调整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优化专业布局。
多方面多渠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育人为本,质量为先。要持之以恒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新时代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不折不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不断通过强有力的工作使德技并修育人机制更加健全,多元共治的质量保证机制持续完善,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是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劳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专题教育,加强艺术类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建设,强化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要面向“出口”不断提高毕业生质量,使其成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强化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着力培养德才兼备、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中国智造”等多方面用人需求。三是要优化高职院校教学理论架构和课程体系。在教学理念的更新方面,高职院校要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在教学中融入市场性、应用性和人文性等方面的关键因素,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人文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学生德行与技能共同发展。在教学模式方面,根据需求量配置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以更好把握市场走向,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发展需要的技术性人才。在教学理论架构中,将专业课、实践课和社会实践课合理分配,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四是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和家庭共同形成合力,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特点比较鲜明,有着普遍良好的就业质量。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毕业生的服务能力上,应切实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能代表学校发展历史和人文情怀的内容升华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其在培养学生主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中更好发挥作用。可以通过建设校史馆、工匠馆、农耕馆等文化载体拓展校园文化阵地,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三全育人”环节。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推动校园文化多途径、宽领域、高水平发展。通过社团活动把有志向的大学生聚集到一起,把他们指引到积极进取、身心愉悦的成长空间上来,培养他们健康、向上、向善的人生状态和心理品格,促进他们自我完善、自我展示、自我提升。
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吉林、开放吉林、活力吉林、机遇吉林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广阔前景。白山松水处处热潮奔涌,“奋斗有我,就在吉林”成为时代强音。高职院校在奋斗路上要立足赋能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固本强基,展现办学活力,实现以质图强。
(作者单位:吉林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