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强调,要“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新时代新征程,普恵金融迎来大有可为的机遇期,必须进一步坚守金融服务人民的初心,以科技为驱动、以教育为基石,推动普惠金融持续普遍惠及社会各类群体,更好服务于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普惠金融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蕴含了一种价值理念。它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金融业支持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相关普惠金融试点、探索和深入推进工作持续开展,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公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0)》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乡镇银行网点覆盖率已超过97%,在服务可得性方面已达到国际中上等水平,我国多层次普惠金融体系初步形成,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使用水平、满意度持续提高,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的征途上,要强化教育基础、科技动力,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政策“组合拳”的协同效应,推动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为服务实体经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注入源源不绝的金融活水。
强化普惠金融从业人员业务素养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培养金融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这为建设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促进我国金融业尤其是普惠金融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普惠金融经营主体应根据不同岗位层级要求,构建全面、系统、多元的业务能力培训体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畅通交流渠道,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其基本素养、沟通技巧、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使他们能够践行好普惠金融理念,落实好普惠金融政策,开展好普惠金融服务,打通普惠金融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要给予金融骨干更多创新创造的空间,让其在复杂的金融市场里有更多施展才能的机会,积极发挥行业佼佼者的引领作用,引导其他员工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金融从业人员尤其是基层从业人员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普惠金融知识,恪守职业道德,努力在金融实践中经受锤炼,真正成为新时代急需的高素质普惠金融人才。
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新兴技术突飞猛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就业方式更加灵活多元,日益成为各行业提质升级的驱动力量。金融机构受互联网和数字化经济思维影响,积极探索发展数字金融等新兴业态,不仅提高了各类群体的金融可得性,也从整体上促进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应进一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制定实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引导金融机构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通过政策制定、补贴激励、监督考核等措施,鼓励金融经营主体开展数字化技术的金融创新,引导其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在网点设置、业务办理、产品开发、服务供给等全业务流程环节进行功能创新,持续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质量和效率。积极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融资、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站式”金融服务,不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积极开发面向个人用户的普惠金融服务软件,拓展数字化个人金融服务领域,促进产品开发、营销、交易、服务的线上化、智能化发展,进而持续优化金融消费者的服务体验。
持续加大普惠金融教育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广大百姓能否正确认识、表达自身金融需求,是否有能力理解、获取和使用相应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以及使用后是否能客观评价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为此应进一步结合实际深入推进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不断提高百姓金融素养。应广泛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书刊杂志、数字媒体等渠道,以深入基层宣讲、推动金融通识教育等形式,多层面、广角度长期有效普及金融基础知识,培树普惠金融理念。要注重培养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建立普惠金融知识教育发展长效机制,不断培育公众金融风险意识,以金融创新业务为重点,针对金融案件高发领域,运用各种新闻信息媒介开展金融风险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强化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收益自享、风险自担”观念,引导金融消费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金融产品风险特征理性投资与消费。在持续有效为普惠金融发展注入科教力量的进程中,加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持续畅通金融消费争议解决渠道,建立完善科学的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坚定维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