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添怡)记者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获悉,近日,该院成功完成我省第一例早产儿胆总管囊肿切除以及胆道重建手术,目前患儿病情平稳,恢复良好。
4月20日,一名35周早产的宝宝,在医护人员陪伴下从抚松县转运至吉大二院新生儿科。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腹部彩超检查后发现,宝宝的胆道存在先天发育异常——胆总管囊肿,多数患儿在3—5岁期间因腹痛、黄疸等原因就诊才会检查发现,只有少数患儿会在产前检查或在出生后检查被发现,而这个疾病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根治。
通过定期监测彩超,医生发现宝宝的囊肿在逐渐增大,肝脏功能受损,如果再不进行手术,可能出现不可逆转的肝损伤,但宝宝本身是早产儿,且生后不足1周,各方面器官发育尚不成熟,手术本身极为复杂,难度极高。而此时远在抚松的患儿家属也因疫情无法亲自前来医院进行手术签字,这让治疗陷入了两难境地。
面对这种情况,新生儿科医生及小儿外科谷野主任与家属进行视频连线,详细解答了家属对于病情的各种疑问,在全面了解了宝宝的情况后,家属决定全权委托给医护人员为宝宝进行胆总管囊肿切除以及胆道重建手术,大约3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宝宝平稳返回新生儿监护病房。至今,宝宝各项化验指标已逐渐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