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并强调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育人是高等教育的固有属性和根本使命,通过“以文化人”的教育实践,推动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志,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最终实现文化自觉,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征途上,广大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体系,强化育人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要素的创新实践,为培育更多具有文化自信和担当精神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必须认真领悟植根于实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要旨。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应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彰显民族区域特色,发挥多元文化优势,遵循文化育人的内在规律和教育实践,担负好“为国弘文”使命,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并推动其融合创新发展,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引领力、生命力和服务力,努力将民族地区高校建成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的坚强文化阵地。
以多元化手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源,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广大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应坚持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为重要内容,打造“一主多元”育人模式,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育人、地域文化涵养育人、专业及行业特色文化创新育人的融合发展。在学科建设中,文史哲等传统学科建设应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充分融入区域文化内容,努力构建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学科体系。同时要以服务文化建设为宗旨,将传统文化教学与区域民族文化、特色专业、特色教学载体建设深度结合,深化相关领域研究,通过构建基础学科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民间工艺传承基地、非遗传承与研究基地等方式,以优秀学术成果打造精品教学资源、以学术活动搭载优质教学载体、以文化理论创新反哺教育教学实践,强化学术、学者、学生三者协同发展,多渠道引导大学生沉浸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在文化养成中产生共振,提升文化自觉。
以融合化方式将传统文化充分融入专业育人体系。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与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互动互融的教育,应动态开放地全方位推动其协同发展,促使资源、知识等要素在融合互促中不断实现优化与整合。将传统文化教育充分融入专业育人体系,要在“融”字上下足功夫,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推动其人格养成和素质提升。努力打造文化育人新生态,将传统文化育人融入思政教育、通识教育、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精心设计“通专融合”的各类课程,使传统文化真正进教材、进课堂,以文化育人的丰硕成果丰富专业人才教育的维度。全面提升“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通过搭建跨学科课程团队,建设融国情、“四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为一体的融合课程,将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文化精神等元素更好地植入学生头脑心灵,助推学生培养工作从知识积累向素质提升转变。
基于“互联网+” 协同打造传统文化实践教学共同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文化育人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手段,有了它的赋能和加持,传统文化变得“可触摸”,能够进一步提升教育质效。广大高校应科学打造传统文化实践教学新形态,创建基于能力培养的沉浸式实践教育体系,以场景教学、生活体验教学等方式,推动教学由“固态”向“活态”转化。要打造以数字化、研究性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堂,延伸课程教学空间,通过文学网站、名师工作室、民族文创研发基地、文化讲坛、暑期课堂、红色文化社会实践基地等载体,开展文化体验活动,以“课内+课外+社会”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成长空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文化资源开放、共享,运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推进教学手段创新,以慕课教学、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实现教学方式创新。充分应用新技术新媒体的传播效能,将校歌校风校训校史、大学精神等进行广泛深入传播,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在校园楼宇、路廊、亭室建造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聚力校园环境文化育人,让学生浸润于身;要通过经典读书、社团活动、民间工艺传承培训、创新创业等活动,充分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发挥校园文化品牌育人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上深厚的文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