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党的十九大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提出明确要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对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作出具体部署。近年来,在广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乡村文化生活持续丰富。新征程上,要继续在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打造乡村文化生态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上下气力,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等工作上踵事增华,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美丽乡村而不断努力。
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建设行动有机统一起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态度,在继承中善于创新。就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而言,应尊重文化自身规律、顺应乡村发展规律,久久为功、因地制宜、注重保护、体现特色,切实做到乡村建设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乡土文化,按照《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合理安排村庄建设时序,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一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注重中华文化的历史赓续,深植于中华文化的丰厚沃土,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公共基础设施覆盖延伸、基本公共服务优化提升等任务实施进程中,营造出以文明理、以文增信、以文化人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回应时代发展新要求、满足农村居民新期待。守正创新、固本培元,坚持为农民而建,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作用,明确村庄布局分类,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把特色民居、文物古迹、农业遗迹、民俗风貌切实保护好,让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乡村风貌彰显浓郁乡土气息。科学引入现代艺术设计理念,整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与魅力,活化既有元素,提炼崭新要素,突出时代风采。三是树立低碳环保理念,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建设。在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中实现乡村文化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以高品质文化供给和高效能文化服务助推农文旅融合。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更好地为其注入文化元素,会持续丰富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与内涵,让美丽乡村、文化田园更加具有魅力。应以“加强乡村风貌引导、编制村容村貌提升导则”等为目标,不断拓宽农文旅融合思路,广泛借鉴现代产业跨界融合经验,持续以农夯基、以旅塑形、以文铸魂,书写农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振兴发展的诗与远方。一方面,在文化田园打造中加大现代艺术的含量。运用艺术设计思路和手法,提炼田园和地域景观中个性鲜明、识别性强的文化和自然符号,以自然、人文、习俗、空间等作为艺术设计切入点,把创新、文化、诗意、科技等元素融入美丽乡村田园建设,构建以形态、色彩、图案等为符号的形象体系,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运用先进传播方式让历史和现代交相辉映。各地农村不同程度存在历史文化遗存,打造美丽乡村、文化田园既要盘活现有乡村文化资源存量,又要做大增量,让村落和山野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及传统工艺中承载的文化密码在更大平台、更广阔时空得以呈现,构建农业文化旅游融合新格局。如,在依山傍水的村落,开发山水资源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在民宿设计中,将其与乡村景观融为一体,提升舒适性和观赏性。再如,把传统手工纺绣技艺、农民画元素等融入到时装设计与景观设计、稻田画创意设计中,形成新IP。积极打造“乡村艺术+互联网”“田园艺术+文创”等跨界融合的新型传播链条,讲好乡村产业振兴故事。
注入新鲜血液,强化人才支撑。宜居宜业美丽乡村里的文化田园建设包含人、文、地、产、景等多重元素,既少不了乡村文化、民间艺术的智慧之花,也需要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独具匠心的艺术表达,只有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献计出力,并吸引艺术家、文创人从城市走向乡村,才能更好做到以艺术致敬乡村、绘美大地。一方面,完善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机制。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进乡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并使更多青年农民参与其中,将公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举办文化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和自我表达的平台。另一方面,完善把艺术文创引进来、留下来、传出去的配套保障措施。鼓励艺术家通过田野调查、创办工作室等方式深入农村,通过公共艺术实践,立足地域,洞察、发现并记录农耕文化中的亮点,用其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进行传承与创新,带动村民树立强烈的文化保护意识,编制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建设题材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