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9版:文化

多彩新年画 描绘新生活

——通榆年画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纪洋

文创产品展台 (本栏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谷学忠 宝葫芦 一九九○年 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刘长恩 打猪草 一九六一年 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姜贵恒 剪窗花 一九六三年 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与魏瀛洲合作)

身穿红兜兜的男女胖娃娃,怀抱鲤鱼,手持元宝,笑容满面……提起年画,人们脑中不由自主地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传统的年画,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年画不仅为每个中国人营造了幸福喜庆的节日氛围,更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地域特色,诠释出中华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独特精神气质。

通榆年画是我省传统民俗艺术和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社会发展、民俗风情的重要历史见证。通榆县在1991年6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如今,新时代的通榆年画被注入了新的元素,焕发出新的光彩。

历经辉煌 经典永存

著名的中国丹顶鹤之乡通榆位于我省西北部、科尔沁草原边陲,这就赋予了通榆年画饱满的关东特色、鹤乡风情和草原情怀。通榆年画的艺术表现手法较为丰富,有国画、水彩画、水粉画、擦笔水彩、民俗画、装饰画、连环画、摄影、书法等画种和艺术类型。其中,擦笔水彩年画独树一帜。

1961年,通榆画家刘长恩创作发表了我省最早的新年画作品之一《打猪草》,开创了我省年画创作的新纪元,奠定了吉林新年画发展壮大的基础。1963年,由姜贵恒、魏瀛洲合作的擦笔水彩年画《剪窗花》问世后,曾创下再版10余年,发行7亿多张的记录。1980年前后,刘长恩两次带队去上海学习擦笔水彩年画技法,后经通榆年画家们创新发展,形成了更符合东北特色的擦笔水彩年画风格,进而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

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是通榆年画创作的鼎盛时期,通榆年画创作群体逐渐发展到百余人,参加省市县各级展览作品逾500幅,近300幅作品在全国20余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有近百幅作品参加省展、40多幅作品获省级奖,23幅作品参加国展,4幅作品在国展中获奖。

据通榆县文联主席吴珍介绍,历数通榆年画之“最”,除我省最早的年画作品《打猪草》,和创下全国年画发行纪录的《剪窗花》外,刘长恩的《巧妈妈》刊载在1964年《美术》第2期上,是通榆年画发表在“最高”权威学术期刊上的作品;安学贵创作的《年三十》入选1984年第6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得第三届全国年画作品展览二等奖,是通榆年画获得的最高奖项;刘佩珩共出版发行了78幅年画作品,是通榆年画创作与发行数量最多的画家。当年,通榆年画家刘长恩、姜贵恒、安学贵、朱家安、谷学忠、刘庆涛、李树芳、刘佩珩8人被称为“通榆年画八大金刚”。

传统底色 创新发展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百姓过年贴年画的习俗渐弱,年画创作也随之越来越少,通榆年画创作也有所停滞。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政府的扶持下、艺术家们努力下,通榆年画在主题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融进了更多新的元素,如生态、家乡、党的建设、反映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城乡变化,以及群众精神面貌等内容,使得通榆年画这一艺术界的瑰宝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21年,在通榆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通榆县成立了通榆年画艺术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在谷学忠、赵志斌、倪彦智等老一辈画家的指导下,中青年画家们学习年画元素、年画技法、构思构图等年画语言的运用知识,特别是传承弘扬了擦笔水彩年画等技法技巧,建立了40余人的年画创作骨干团队。团队还联合通榆县教育局,将年画课程纳入中小学美术教育内容,在全县20余所学校开设了年画课,受益学生近万人。

通榆年画艺术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入驻县电商中心,年画艺术家和学员们又参与了通榆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精美的年画摆件、画盘、书刻、葫芦烙画,造型别致的年画周边艺术品,如年画图案的搪瓷杯、小镜子、冰箱贴、文化衫等。传统的年画与新时代的时尚元素结合,打造出一批颇具特色的文创产品。

同时,通榆丰年货大集上设立了文创展台,通榆丰新零售体验馆设立通榆文化展示区,通榆县消费扶贫专馆设立了文创产品专区,精心选取了通榆十大类50余件特色文创产品上线展示销售。这些产品成功入选了省商务厅编制的吉林省优质网销文创产品名册,并在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和白城市草原湿地文化体育旅游节·洮北查干浩特帐篷节上亮相,受到众多群众的追捧和喜爱。通榆“年画之乡”的美誉再度叫响。

不忘初心 传承使命

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2日,通榆县文联联合县教育局、县文广旅局共同举办优秀特色传统文化大讲堂暨通榆年画第四期创作培训班。培训特邀谷学忠、倪彦智、李星做专题培训辅导。活动现场,受邀的通榆年画名家和非遗传承人为学员们讲授创作技艺技法,引导学员在传承擦笔年画技艺基础上,以通榆地域特色、乡土人情为创作题材,发挥各自的艺术特长,创作出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让通榆年画立足于新时代新风尚,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近年来,通榆县多次开展年画学术研究、研讨活动。自2017年开始,通榆年画第一期创作培训班开班,对中青年画家进行培训,为他们创作展示提供平台。中青年画家团队发展迅速,近几年创作了百余幅擦笔水彩年画作品。2020年12月,省文化馆举办了“画说吉林”全省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通榆年画展,展出通榆年画81幅。近两年,先后有47幅作品在省展中获奖,6幅作品推荐至国家级展览,组图《冰雪鹤乡》入展全国“冰雪情·冬奥梦”主题绘画展,15幅作品入选中国年画网络邀请展。

通榆年画传承人、通榆年画艺术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彦秋说:“现在的通榆年画在创作技法、技巧上都有创新。时代在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在变化,喜欢的东西多种多样,通榆年画也与时俱进,吸纳一些新的技法。我们年画团队中,有国画研究生、雕塑研究生,还有农民画家,他们在通榆年画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擅长的东西,年画的创作就会吸收这些画种中适合年画使用的优秀技法。”

今年,通榆县出台了聘用地域特色优秀文艺人才的特殊政策,成立通榆县文艺创作中心,聘请谷学忠等老艺术家定期对学员进行指导,继续为通榆年画的传承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