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10版:区域传真·延边

三十二载“参”情藏沃土

——安图县中药材种植户胡文装的故事

杨佳琪

日前,在大山环抱的安图县永庆乡通阳村东坎上,起参机开足马力在田间穿梭,伴着“突突突”的机器轰鸣声,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参娃娃”从地里被翻挖出来,采参工们人手一个麻袋,扎根地头收参、装袋,一气呵成……

沿着山坡向前,便可看到成片的蓝色小拱棚,在棚内,一垄垄参株整齐排开,53岁的“中药材种植大王”胡文装正在找寻被遗落的人参。

“这下头就是‘参娃娃’,我挖出来给你们瞧瞧。”胡文装蹲在地头,小心地挥动着四齿耙,待到人参须子露出地面,他告诉记者,这颗肯定大,品相能不错。只见他一只手握住参茎底部轻轻一提,另一只手找准位置刨了几下,一棵近巴掌长的四年参带着新泥脱土而出。

胡文装掸了掸人参上的泥土,嘿嘿一笑:“人参是多年生植物,生长周期有6年。第4至5年时,人参的价值最高,个头大的能卖上五六十块钱一斤。”

“人参浑身上下都是宝。”胡文装拿起地里遗留的参叶、参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俺家今年起的4年参,除去参棒收入的200多万,参籽加上参叶还额外收入20多万。”

安图县地处我省人参核心产区,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灌溉水源无污染为人参生长提供了宝贵的沃土。

“以前物料全靠人肩挑背驮,特别落后。”回忆起小时候父母种参的情景,胡文装感慨道:“那时候生产效率跟不上,产量少,收益低。”

看着为生计苦恼的父母,胡文装暗下决心:要把人参种出名堂!

大学期间,胡文装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就读,刻苦钻研中药材种植技术和相关知识。“我希望通过所学让乡亲们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他坚定地说。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32年来,胡文装笑称他只做了一件事儿,就是种人参。

胡文装的人参种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5年,毁林种参被明令禁止,参农们便尝试着在农田种参。可这要比在林间种参难伺候,技术上讲究很多。胡文装就四处考察,跟同行学技术、求经验。

“人参对土质要求很高,一垄地种过一次后,最起码要再过30年才能复种,得不停更换土地才行,一块地最多也就能使用6年。”

人参喜光,但又怕光;喜水,但也怕水。从水、肥到光照,胡文装每个环节都力求做到精细化管理,悉心呵护着“参宝宝”。

“种人参不容易,要勤看天气预报,经常蹲在田头观察,做好记录。”胡文装告诉记者,“这些年我足足写了20本日志,种参的每一步都深深印在脑子里了。现在我扫一眼参叶,就能预估出明年的产量。”

自2015年起,靠着农机补贴,胡文装先后购进了起参机、旋耕机、坐床机等设备,种植人参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以前人工刨参,一亩地需要一天时间,现在用起参机十分钟就能完成,大大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胡文装说。

一人富了不算富,乡亲富了才算富。胡文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户纷纷参与人参种植,带动了40余名村民就业。

“我们夫妇俩一年下来能挣十来万块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谈及收入,村民韦根贤乐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胡文装人参种植的名声越传越响,人参基地先后被评为吉林省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生产基地、吉林省优质道地药材科技示范基地。吸引了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延边大学农学院师生到参地现场考察学习,接待敦化市农业农村局参户参观团40余人。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