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办好第二课堂,把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的内在要求体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
实践出真知,高校及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意识,培育栋梁之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引导同学们认识到,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必须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课堂内外、线上线下,要跟同学们讲清楚,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生活阅历,在实践中锻炼专业能力,在实践中收获心灵洗礼。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注重示范,调配时间,带队与学生一起参加假期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努力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实现老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的教学相长。对一些需要长期关注的重点民生类实践项目,可以通过设立社会实践联系点、带领几届同学接力实践等方式,以坚持不懈的努力提升实效。每一次社会实践都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对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实践和从社会实践延展开去的其他实践活动会助其不断迈上成长新台阶。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实践,参加支教、送知识下乡、志愿者行动等活动,都展现了学生的风貌和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情怀。许多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树立了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高校和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社会的大学校里,在新时代新征程的火热实践中,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紧密结合专业特点,让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靠什么样的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必须深刻思考 的问题。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导作用毋容置疑,要着力构建有高校特点、专业特点的实践育人目标,注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培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培育等有效融入到实践育人工作中,让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建设、人格养成融为一体,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需求,农林院校要彰显学校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加快新农科建设、更好服务“三农”中守住人才培养主阵地,打造好第二课堂。一要紧密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需,建设好粮食工程、动物科学等优势专业,打造好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菌物科学与工程等新农科专业,构建好专业教育与岗位实践“双线融合”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双创”教育实践体系。二要发挥吉林省新农科建设全国第一方阵优势,强化系统思维,在全面深化协同育人改革、耕读教育改革、双创教育改革、智慧教育改革进程中持续打造高水平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着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卓越农林人才和有本领、用得上、留得住的紧缺型实用人才。三要多维度多方向设立实践模块,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社会实践需要。比如助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科技支农模块,以企业就业见习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挂职模块,体悟历史文化、农耕文化的文化寻访模块,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的社会调研模块,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物联网+”等强化实训锻炼的创新创业模块。四要不断优化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1+N实践育人模式,依托“实践+思想引领”“实践+第一课堂” “实践+创业实训”“实践+校内外基地”“实践+志愿服务”等路径,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质量。
创新组织方式和保障措施,协同推进实践育人。构建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完善保障举措,确保组织到位、推进到位。一是成立校级、院级青年教师和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搭建政、企、校三方平台,采取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实践组织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熟悉的领域,组建团队,设计实践内容,进行申报,由学校统一组织遴选和立项,并提供支持。通过校院两级社会实践答辩会等方式,对社会实践进行评审总结。二是在经费、师资、平台等方面不断提升保障效能,建立涵盖校内各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实训基地,引导和激励专业教师将教学科研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并作为指导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全过程。完善校内外模拟训练、商业演练、孵化支持等设施条件。三是制度保障到位,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