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文苑茶坊

迎福践长,冬至大如年

钟斯

木刻 赵宗彪 作

那年冬至前后,诗圣杜甫望着窗外,不禁墨浓情酣,挥笔写下“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的诗句。

时光就这样流转了一千多年,如今早已世易时移,然而诗中那浓得化不开的生活情致与节令变换却与今日别无二致。作为最早被确立的节气,冬至即昭示着最美丽“冻”人的日子已然到来。此时,不妨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来一次室外冬日冰雪之旅,或居于温暖室内,品香茗,读闲书,感受自然时令的奇妙和乐趣。

冬至一般为每年12月的22日前后。冬至当天,正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区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这天过后,如同中国古语所说的“否极泰来”一样,太阳高度至此回升,北半球的白昼也将会逐日增长。我们也将一日胜似一日地看见更多的阳光和希冀,所以古人将冬至看作是“大吉之日”,在这一天穿新衣、享美食、祭先祖,繁华喜庆甚至不亚于立春岁节。到唐宋时期,冬至当天已是热闹非凡,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虽冷,但阻挡不了古人的浪漫仪式感。明代《帝京景物略》就曾记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试想在冬至之日,古人手执朱笔,每日着一色,看素梅开花,清雅多姿,消寒迎春。人与自然相映成趣,心中的欢喜也随着梅花日益鲜妍。

与古人的“仪式感”相比,今人的冬至则更多了共享饕餮的热闹和祈愿,正是“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对北方人来说,对冬至最直观的感受,莫不过“冬至吃饺子”。小时候,常听外婆讲,饺子有“消寒”之意,如果“冬至不端饺子碗”,那就“冻掉耳朵没人管”,吓得当时还是小孩子时的我赶紧乖乖吃上半盘饺子,解馋又健康,只盼别冻掉耳朵。

冬至,“至”亦有“极、极点”的意思,老人常说的“数九寒天”,也正蕴含了冬至后的气候严寒。到了冬至,冬真正的清冽秉性不再犹抱琵琶、遮遮掩掩,人们也才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冬日寒冷。所谓“数九”,是指从冬至当天算起,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或“完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消逝,春意萌发,就变成春暖了。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歌谣还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朗朗上口,儿时常听老人们念叨,也是在这口耳相传中,这种万物和谐的天地大美润物无声地滋养着人们,怎不让人惊叹沉醉……

冬至冬至,迎福践长。虽然寒冷,却一日比一日更趋近于春。心有期待的当下,恰如那日日着色的梅花,终会用双手绘制一团人间锦绣、别样春光呢!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