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并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其中动力变革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也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在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着力打造更多经济发展新引擎,培育更多新经济增长点,为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注入强大动力。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在强化科技创新上下足功夫。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产业,开辟了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这是现代产业体系中最活跃、最具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源头活水。吉林要抢抓战略机遇,积极融入科技创新大潮,在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发展新动能。一要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围绕源头创新,汇聚创新要素,提升研发能力,着力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高技术供给能力,特别是要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领域新的增长引擎,使之成为赋能发展、决胜未来的有力武器。二要充分发挥创新驱动集成优势,建立从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突破到成果转化应用的创新集成链条。依托吉林省“大校、大院、大所、大企”资源富集优势,打造高质量“双创”基地、高水平科创平台,鼓励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盟,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构筑高效转化体系,把人文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三要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聚焦“四新设施”,加快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全面促进经济增长潜力释放的同时,为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提供强大支撑。
蓄积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上下足功夫。要着力破解创新与产业脱节问题,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形成新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效能。吉林传统产业占比较高,产品高附加值方面竞争力仍有提升空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更好蓄积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方面要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努力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要立足自身优势,在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量级产业集群,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努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加速其数字化转型,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继而重塑产业格局,提升经济质效。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含金量”“含新量”多少是重要体现。要大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结合,并与市场需求有机衔接,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激发创新创造内生动力,在强化制度创新上下足功夫。制度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方式和路径转变过程,也是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过程,必须进一步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制度障碍,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要着力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坚持问题导向引领制度创新,针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积极建立显性支持制度,着力破除隐性障碍规则,将制度红利转化成为发展动能,不断拓展企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继续出台一批含金量高、突破力度大的新领域新赛道相关支持政策,持续推出人才政策升级版,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大力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推动技术、管理、经营等各方面创新,促进企业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结合起来,持续发挥好政策引导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