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为强农兴农提供智力支持人才保障

李德欣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广大涉农高校作为“三农”领域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牢牢把握教育是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涉农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的主战场,必须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放眼“三农”广阔舞台,牢牢把握并始终坚守支撑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价值导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造就更多厚植“三农”情怀、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堪担民族复兴大任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强化学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青年学子听党话、跟党走。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秉承“强国必先强农、育人首在育德”的农学传统,最大限度地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把“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使命贯穿于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深刻把握新时代涉农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对接农业强国建设新格局下各类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行业产业创新发展新要求、乡村人才振兴新需求和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搭建科教协同平台,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牢牢把握科技是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拓展新领域、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建立新优势,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离不开广大农业科技人才的智慧和力量。要深刻认识到“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向农业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力争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要聚焦农业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作用,强化基础研究条件建设,构建与农业学科体系相匹配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在生物种业、农业机械装备、智慧农业等领域建立一批前沿交叉综合研究平台,布局一批重点农业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构建纵向创新链、打通横向交叉链,集聚科研力量,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农业科技成果,在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当好尖刀连、排头兵。要把新农科建设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和改革突破的引领性工程加以整体布局,与“双一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体推进,优化学科群、研究方向,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平台、人才队伍一体化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完善发展格局。要主动参与国家和区域实验室建设,不断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更大助力。

牢牢把握人才是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人才培养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涉农高校要充分发挥农业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强化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把人才培养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把人才强校战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深度研究和科学把握人才成长规律、科学办学规律,推动二者深度融合,面向青年学子全面加强知农爱农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教书育人重要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引导学生学农知农、爱农为农。强化耕读教育,将相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弘扬耕读传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到一线、进农家,在课堂上、田野里,以更加务实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发挥好耕读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要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与评价改革,完善基础研究人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等各类人才的乡土化成长路径,努力为农业强国建设培养更多实用人才。持续引进和悉心培养一批基础扎实、潜质突出的青年人才,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积极培育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青年人才,以优良的学术生态、人才生态,努力构建汇聚前沿科技领域战略科学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等拔尖人才的重要基地,用育才实干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动农业科技、乡村产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注入人才活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