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开展好面向青年学生的“双创”教育、助力其全面融入创新创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广大高校应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和有效途径,努力构建集理论教育、实践训练、指导服务等内容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培养社会适应力、创造力、团体意识、创新精神、执行力、组织力等多方能力兼具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贡献力量。
强化认识,着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帮助青年学子实现人生梦想的需要。广大高校应强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深刻审视教育本质和价值,牢固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充分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其实现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培养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强化宣传教育,从学生兴趣点入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符合其成长规律、切合创新创业实践实际的宣传教育模式,努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其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将创新创业种子深植心中。要努力教会学生用相关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批判性思考,帮助他们科学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在学习和实践中磨砺意志、锻炼精神,塑造敢为人先、坚忍不拔和富有怀疑精神的品格,进而提升主动求变的意识、准确识变的能力、科学应变的才智,促进其全面发展。
理论实践相结合,打造特色课程体系。完备的课程体系是提高教育质效的重要基础。专业课程是进行创新创业的基础,系统学习专业知识,获得专业能力储备,是实施创新创业实践的前提。要深入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实现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交叉、渗透、融合,把创新能力训练和创业意识培养整合到各种专业课程中。同时,在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既注重理论知识输入,也注重创业意识、心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知识环更加紧密、连贯,同时更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将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以及学校创业孵化等方式结合起来,用实实在在的创业项目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创业竞赛是学生成长的磨刀石。要以赛促训,把相关竞赛作为重要教育载体,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大学生科技竞赛特别是国际高水平赛事,在加强与其他高校学生交流的同时,提高科研团队协作能力、跨学科交流能力、国际合作能力以及基于项目的科研创新能力,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增添助力。
坚持内外兼容,打造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提升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师是关键。在力量聚合上,一方面要练好“内功”,加强现有校内导师队伍在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方面的培训,同时将校内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且有志于从事相关教育的年轻教师选拔出来、引导进来;另一方面要巧用“外力”,建设好校外导师队伍,吸收具有专业背景的科学家及政界、商界人士,如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企业高管,成功创业的校友,管理咨询、法律、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专家等走进课堂,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教师或导师。合力打造一支既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又具备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校内外导师队伍,实现内外力量的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在配套保障上,以行之有效的举措提升教师自身创新创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引导其将理论基础、实践经验、科研成果运用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中。在评先树优、职务职称晋升、薪资待遇等多方面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吸引更多教育力量参与到这项重要工作中来。
整合各类资源,推进多元协同的教育网络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也与系统外部环境进行着物质信息的更新与交换,不仅涉及学校内部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内容,还涉及多个主体的配合。因此必须以系统思维,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诸要素和资源,将学校内外各方力量引入其中,打造多元协同的育人共同体,着力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要推进校地协同,加强与地方企业行业的交流合作,拓展双方在智力资源开发、实践平台建设、人才师资流动等方面的合作空间,取长补短、协作共赢。积极促进校际合作,共享教育资源,鼓励学生跨校建立创新创业团队。要健全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链,发挥市场作用,打造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产业链,努力构建起相关部门主导下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教育资源要素交互联动、有机整合的工作格局,助力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