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8版:理论

深刻领悟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王厚明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近日编辑出版的《论科技自立自强》一书,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文稿50篇,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系统阐述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基本要求,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深刻领悟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人才储备,持续筑牢国家强盛之基。

科技自立自强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展开,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迈出重大步伐,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实力整体提升,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为我们进一步保持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一新的使命任务,必须始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本质是创新驱动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提升,科技是其中的关键变量。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需要进一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能不能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的增长引擎。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领军企业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和战略安全的有力保障。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这场深刻调整和变局挑战的迫切需要,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具备主导科技创新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重塑产业链和供应链竞争新格局,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努力在互联网发展、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种源安全等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努力保障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我国发展和战略安全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科技自立自强是掌握发展主动、赢得未来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为重塑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也成为我们掌握发展主动、赢得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努力抢占发展战略先机,紧抓科技创新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超前谋划、超前部署,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持续加强科技人才储备,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