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2版:评论

打击网络谣言 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潘铎印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以打开路、以打促治”工作思路,坚持依法打击和综合整治相结合,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1600余起,清理网络谣言信息42万余条,关停或禁言造谣传谣网络账号1万余个,并依法对造谣传谣网民进行查处。中央网信办近日也通报,相关通知要求网站平台应当及时发现并严格处置“自媒体”违规行为,对制作发布谣言,蹭炒社会热点事件或矩阵式发布传播违法、不良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的“自媒体”,一律予以关闭,纳入平台黑名单账号数据库并上报网信部门。

网络谣言严重扰乱正常的信息传播秩序。毫无来由的一段话、一张截图、一个视频,配以夸张的描述,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流量,引发大量关注,在迎合某些社会公众猎奇心理的同时,也混淆了社会公众的日常认知。除此之外,个别“自媒体”在一些热点话题中造谣传谣、恶意炒作。一些自媒体从业人员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有的甚至公然在网上自编自导自演、无中生有炮制虚假案件,以此吸粉引流、非法牟利;一些网站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不到位,放任网络谣言在其所属平台扩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网络世界有恶意炒作传播虚假信息“造热点”之徒,也有“蹭热度”以达到引流牟利之辈,严重干扰大众对信息的识别判断与社会的稳定,破坏网络生态,冲击社会信任体系。

重拳惩治网络谣言犯罪。网络造谣传谣挑战社会道德底线,干扰舆论走向,误导公众认知,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重拳整治。一直以来,各地公安、司法、网信等部门重视打击网络谣言,在既有成绩之上,应进一步加强联合执法力度,对恶意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实施者,对借热点事件造谣引流、非法牟利的“网络水军”团伙,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予其严厉打击。对频繁蹭炒社会热点事件博取关注的“自媒体”,永久禁止新增粉丝,情节严重的,清空全量粉丝,网站平台不得提供粉丝数量转移服务。提高违法犯罪成本,让造谣传谣者付出应有代价,铲除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坚决遏制网络谣言传播。

加强源头治理。网站平台应当有效防止“自媒体”假冒仿冒行为,通过人工审核、账号主页展示认证材料名称、加注所属领域标签、准确标注信息来源等强制性要求,杜绝“自媒体”无中生有、断章取义、歪曲事实。明令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误导受众,影响信息真实性。自行使用拍摄图片、视频,需逐一标注拍摄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使用技术生成的图片、视频,需明确标注其生成方式:引用旧闻旧事的,必须明确说明当时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鼓励网站平台对存在争议的信息标记争议标签,并对相关信息限流。对打造低俗人设、违背公序良俗网红形象,多账号联动蹭炒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恶意营销等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取消或不得赋予其营利权限。

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人人有责。遏制网络谣言,网络媒体平台责无旁贷,相关平台必须强化审核把关之责,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守好“责任田”,加强信息发布管理,不给网络谣言提供传播渠道。流言止于智者,广大网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升信息甄别能力,不随意转发和扩散来源不明、未经证实的信息,积极传递正能量,倡导真实、客观、公正的言论。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制造传播网络谣言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全社会要齐努力,大家共同以实际行动构筑起理性表达的网络空间,共同维护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网络社会秩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