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6版:三农

龙头引领,唱响“田园牧歌”

本报记者 王伟

2020年,吉运公司借助我省出台的“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有利契机,结合通榆县实际,率先做出了以“政府搭台+企业引领+金融助力+保险兜底+农户(村集体)参与”的肉牛“五位一体”养殖新模式,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的科学决策,目前已带动500多户农户参与肉牛养殖2万余头。图为养殖基地的俯瞰图。 (资料图片)

初雪过后,走进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绿色肉牛养殖基地,膘肥体壮的肉牛佩戴着耳标在标准化的牛舍里悠然踱步,哞哞的牛叫声响彻牛场。

作为一家集肉牛繁育养殖、清真屠宰、精细分割、品牌化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金牛牧业不断探索肉牛养殖发展路径,以“龙头企业+协会+联合体+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多种方式,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互利的联结机制,引领县域肉牛产业以“小规模、大群体”的模式稳步向前发展,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企业引领,我们带动全市6520户农户养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000多人,肉牛存栏量达7.1万头。玉米秸秆被有效利用起来,通过‘过腹转化’,推进我省‘秸秆变肉’工程落实落地。”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淑红说。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不强,直接影响到产业发展。在吉林省吉运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的安格斯牛悠闲地吃着牧草,公司通过肉牛繁育管理系统与科学规划,建立了种牛基因溯源体系、疫病防控检测控制体系、种牛饲养标准体系,实现了肉牛基因组选择与性控技术,繁育率和种母牛出生率稳定在95%以上。

2020年,吉运公司借助我省出台的“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有利契机,结合通榆县实际,率先做出了以“政府搭台+企业引领+金融助力+保险兜底+农户(村集体)参与”的肉牛“五位一体”养殖新模式,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的科学决策。目前已带动500多户农户参与肉牛养殖2万余头,通过整乡推进的形式,带动十花道乡养殖基础母牛1000头,年纯收益达700万元,十花道乡获得了“2023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称号。

今年9月,吉运公司通过整乡推进带动边昭镇肉牛养殖园区共计10个村合作养殖基础母牛2000头,预计年纯收益超千万元。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