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6版:三农

产业融合 牛劲十足

本报记者 王伟

梅河口市引进皓月集团,投资建设梅河口市肉牛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项目,打造我省最大的集肉牛养殖、交易、屠宰、饲料、食品加工于一体的三产融合项目基地。图为梅河口项目航拍图。 (资料图片)

时已初冬,梅河口市肉牛产业融合示范园里机声隆隆,工人们正在抢抓工期,全面加快园区建设,确保尽快投入使用。

为贯彻落实我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2021年,梅河口市引进皓月集团,投资建设梅河口市肉牛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项目,打造我省最大的集肉牛养殖、交易、屠宰、饲料、食品加工于一体的三产融合项目基地。

示范园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由肉牛产品深加工区、肉牛养殖基地、活畜物流交易基地三个板块组成。建成后,预计实现同期存栏肉牛3万头、年生产肉牛产品10万吨,屠宰肉牛20万头、加工肉牛反刍饲料30万吨,促成线上线下肉牛交易量50万头、达到三产融合总产值120亿元,上缴利税3.5亿元,带动就业3500人以上。

“得益于梅河口市对招商引资的重视,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克服了连雨天气、征地拆迁、土方回填量巨大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各板块建设进展顺利。”项目负责人董文涛说。

位于农安县巴吉垒镇的长春城开农投2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厂,一头头肉牛在现代化流水线上依次移动,被工人按照出产标准分割成上脑、眼肉等产品。据了解,该屠宰加工厂在今年5月20日正式投产,生产的城开吉牛终端产品满足市场及消费者多元需求,建立了“吉香黑牛”“吉品黄牛”“吉味预制菜”三大品类,鲜冻品、调理品、熟制品、预制品四大系列产品。

近年来,长春城开农投集团借“牛势”,兴“牛业”,依托生态养殖和精深加工,建设了“绿色循环畜牧产业示范园区”和“农牧加工产业示范园区”,围绕“肉牛养殖、品种繁育、肉牛屠宰、食品加工、生物健康、反刍饲料、有机肥和产品营销”八大板块布局,努力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牧结合与绿色发展。

锻造“精深”产业链,做好增值大文章。全省以牛副产品为主要研发方向的精深加工企业达到10家;大明肉业、延边犇福等企业生产牛肉预制菜产品138.6吨,产值878万元;“两岁半吉牛肉铺”“中农吉牧御制菜”“兄弟牛人鲜牛肉”“大明肉业火锅连锁店”“吉牛新型城市央厨供应链”等20个新业态项目启动运营,有力拉动了本地终端消费。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补短板强弱项兴业态,一条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在吉林大地已然形成。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