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并重点阐释的重大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侧重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开拓和创新,两者辩证统一于党的理论创新全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明确的价值导向和根本意义上的思想遵循。未来实践中,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把握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蕴涵与实践要求,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开辟新境界。
深刻理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理论蕴涵。党的百年奋斗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历经沧桑岁月,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并不断推进其理论与实践向着中国化时代化的方向积淀、升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持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认识,将“六个必须坚持”作为推动其深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要求,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坚持将人民至上作为根本出发点。“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人民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与力量源泉,只有不断从人民群众当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并将一切成果回馈于民、惠及于民,才能不断把党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坚持人民至上,是彰显中国化、赋予时代化,开辟新境界的根本遵循。
坚持将自信自立作为基本立足点。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的照耀下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迈向辉煌。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必将继续指引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
坚持将守正创新作为主要动力点。守正创新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前进性与先进性的辩证统一,“守正”与“创新”是互为表里、互为依据的有机整体,两者之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融合统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将问题导向作为现实着眼点。问题是实践的客观依据,解决问题是推动实践的客观需求,只有深挖问题,突出问题导向,才能使理论与实践创新得到突破;在推动发展、推进实践过程中,只有洞察时代之问,深析中国之问,认清世界之问,解决人民之问,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升华。
坚持以系统观念强化统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内涵规律性、赋予创造性、秉持系统性的科学体系,其强调全面分析事物因果、本质,从联系的角度为实践提供系统判断,以全面、辩证、运动的观点立场方法对问题展开客观、系统、全面的分析。在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历程中,必须强化系统思维,从多个维度更好满足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努力实现全局性进步。
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情怀与担当。百年奋斗中,我们党始终秉持着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情怀与担当。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范围内的共性问题、不同国家之间的特性需求需要得到突破和解决,和平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必须始终葆有胸怀天下的情怀和担当,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持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