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三农

架起“养殖+种植”的桥梁

——《翠花走千村》栏目第三站“殖·植技”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冯超

《翠花走千村》栏目记者在现场进行推介。

水产专家韩世成现场讲解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农民需要什么样的致富产业?

科研院所的专家如何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农技推广员怎样更好地服务乡村?

12月7日,《翠花走千村》栏目第三站,走进吉林市永吉县一拉溪镇。翠花栏目组与来自全省的50多名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合作社理事长等一起,同中国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等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冷水鱼养殖发展方向和冷水鱼产业链向休闲渔业转型升级等内容。

深冬时节,室外冰天雪地,室内温暖如春。在永吉县一拉溪镇,卓远农业利用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开展循环温泉水工厂化水产养殖。在循环温泉水养殖区内,共有38个蓝色圆柱形养殖池,其中,直径6米的养殖池18个,直径3米的养殖池20个。38个养殖池被分为5组,每组养殖池都配备机械化供氧机、循环微粒机、水处理设备。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韩世成,现场为技术人员讲解、示范。

农技推广员不断向专家请教专业技术问题,如饥似渴地了解水产养殖方面的先进技术。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稻渔综合种养,省农业农村厅将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列入我省重点农业技术协同推广项目,积极推广稻渔、稻虾、稻蟹综合种养。在对接交流中,专家还围绕蟹稻种养优质高效技术模式展开介绍。

“我们县域内适不适合小龙虾和水稻一起种养啊?”“什么品种的螃蟹适合在稻田里养,一年能长多少?”除了农技推广员,还有不少水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也很关注水产养殖。这种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能够有效助推我省渔业、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活动现场详细推介了《翠花走千村》栏目,“走千村 访万户 解民忧 助民富”是栏目定位,该栏目是党报赋能乡村振兴的公益性平台,为我省乡村提供新闻宣传、活动策划、城乡对接、文化铸魂四个方面的服务。活动现场,许多专家学者和农技人员纷纷扫码进入“翠花栏目联谊群”,大家在群里频繁互动,联谊群已成为农民朋友学习农业技术、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杨质楠说,专家、技术人员与农民密不可分,通过《翠花走千村》这个栏目,水产养殖专家与养殖户、种粮大户直接对接,通过不断加强技术指导,才能不断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