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为青春护航 让青年长成参天大树

由广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我们要始终将青年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考量,把青年视作民族复兴中不可或缺的先锋力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为青春护航,激励广大青年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

着眼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志存高远,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重视青年、培养青年、爱护青年、瞩望青年,始终贯穿于总书记的“青年观”。聚焦成长成才,总书记对新时代共青团员提出了“五个模范”的标准和要求: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这为年轻一代增强“强国有我”的青春担当指引了正确方向。我们要始终将青年和青年工作摆在民族复兴的坐标上来看待,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让广大青年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中由茁壮小树成长为参天大树,引导其始终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

把青年工作做实做细,让广大青年真切感受到党的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涵盖坚定理想、勤于学习、善于斗争、勇于奋斗、加强修养等层面,指引团员和广大青年不忘初心、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等方面。总书记用“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为青年加油打气,嘱咐青年工作者“在青年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我们要把总书记的一系列指示要求落到实处,把工作做到青年心坎上。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青年工作中的映射和体现。必须充分汇聚资源,拓展渠道,时时刻刻深入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为其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助力其成长成才。

把握青年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的全面领导的具体体现,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抓手。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对象,对正处于成长与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群体,要深入研究其特征、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要始终抓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构建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做好课程与课程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的良好衔接。要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见微知著,通过班会、辩论会等形式,通过微博、微信等载体,广泛传播正能量,及时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正向引导。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学校优良传统等教育学生,讲好校史校风故事,营造良好学风,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党和人民事业需要,激发学生乐学、苦学、创新、创造,在攀登知识高峰中勇担时代重任。

深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和内容。要统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等各类平台载体,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围绕解决大学生在学业与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发挥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统合各类资源,讲好“大思政课”,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强化文化育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深化对大学文化使命的认识,不断提高对高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切实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担负好新的文化使命。要突出文化育人的系统性、实践性,综合运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形成文化育人工作合力和环境氛围。发挥好“第二课堂”作用,组织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搭建舞台,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

强化实践育人,引导和激励青年学子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学校课堂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加以检验并获得巩固的过程,也是行走的思政课。要牢牢把握实践育人要求,持续促进大学生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将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联系,并在深入社会、认识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责任感、强化使命感,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志向与抱负。要强化激励和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顶层设计,健全相关机制,发挥好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加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保障,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技能选择相应的实践项目,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新载体、新方式、新领域、新途径,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认识、运用知识、提高技能,增强服务意识,实现知识、思想、能力的有机结合和提高。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