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故事人生

时光悠悠陇上年

□王 莉(甘肃)

习俗,是从悠久的历史里走来的。在甘肃,每一样年俗,都有着漫长的前世今生。过年,是传统的回味,也是当下的欢愉,点点滴滴,都充满着庄严和诗性。

在我的家乡,甘肃省庆阳市,父亲严格遵循着过年应有的仪式。

先是扫房。挑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吃过早饭,全家人一起忙乎起来,揭起被褥,卷起炕席,把锅碗瓢盆、瓶瓶罐罐都搬到院子里,笤帚扫过顶棚,扫过墙面,扫过陈年的蜘蛛网和蚂蚁爬过墙壁的痕迹,家里的角角落落,都要洗洗涮涮、擦洗干净。这一场年终的彻底大扫除,让过年显得郑重其事,寄予着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再写对联。每年都要找乡村书法家写几副红彤彤的春联。乡镇的集市并不开阔,琳琅满目的年货挨挨挤挤,赶集的人们密密匝匝。在村民的围拢下,几张条桌沿着街边一溜摆开,红色的对联纸堆放在一旁。书者展纸,提笔,略加思考,挥毫泼墨,遒劲的墨书随笔流淌,将吉祥的话语连同喜气福气一起热乎乎地赠送给你。待到年三十,搅一碗糨糊,给所有房门挨个贴上春联,朴素的小院韵律生动,父亲沟壑纵横的脸庞上春光洋溢。幸福,是一种感觉,如此细微,也如此动人。

一年到头都在厨房里忙碌的主妇,做起年饭时,也多了几许的小心翼翼。面食,要用自产的冬小麦粉,暄软筋道有嚼劲;羊肉,要用在大漠戈壁祁连雪水喂养长大的羔羊,肉质鲜美,不腥不膻。小吃,是年饭里最受欢迎的一道珍品。糜子,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谷物,古时叫“黍”,“彼黍离离”的“黍”。勤劳的主妇把糜子面烫揉饧发后,制作成燃面,形似年糕,油炸后吃起来黏甜可口。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炸油果子,一份留下自己吃,一份赠送给亲朋和好友。在这微小的赠食里,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朴实的社交礼仪和情愫悠然荡漾。

除夕守岁,初一拜年。年三十,祭祀与欢乐并存。祭祖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长辈给晚辈散“压岁钱”,灯火长明的夜里,大家尽情说笑,通宵达旦。新春新一天,迎着朝阳,人们早早聚集在一起,挨家挨户给家族里的长辈拜年。这可能是一个家族最为团圆的一天,外出的归乡,工作的回家。老辈人看着子孙有成就也高兴,坚果零食端出来,给你抓一把,给他装一兜,一边装一边问长问短,叮嘱儿孙们要好好做人做事。温言细语中,喜庆祥和,家风家教家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正月的陇原大地,是一年中最盛大的集体狂欢。各种社火、鼓舞和小戏小曲,演历史,演传统,演身边的人和事,气势如虹,意趣盎然。

这些从时光里走出来的民俗传统,是沉淀在生活里的文化传承。在甘肃的土地上,传统文化的生命在热气腾腾的年俗里,生机勃勃。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