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袁 庆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十分关心技能人才培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教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新征程上,要不断提升政治站位,继往开来,坚定不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全局出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持续深化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标准,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源源不断地为党和人民事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让新时代的工匠在精彩赛道上奋斗逐梦,拥有出彩人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牢记殷殷嘱托,胸怀“国之大者”,坚决扛起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政策供给、投入力度,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强化院校和专业建设,一体谋划推进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工作,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要着眼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借鉴先进经验,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要强化保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让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脱颖而出。

适应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职教结构。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质量为要、守正创新,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着力适应产业升级带来的人才结构性调整需求,统筹考虑多维度因素,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相关院校应将自身发展和育人工作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中进行科学谋划,深化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对接,提升学科专业布局同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尖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适配性,凸显优势专业集群特色和品牌效应,让学生就业时更具竞争力。要激励职业教育院校和广大教师关注、梳理相关产业规划和配套政策,了解分析产业链岗位群分布情况,科学增设培养方向,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持续提升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质效,让不同禀赋和就业需求的学生能够成长成才。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常态化选派专业教师到有关企业顶岗锻炼,组建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技能大师组成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保障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工作与时俱进,不脱节、不落伍,同产业前沿趋势同向同行。

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和应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必须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多方联动、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制度供给充分、条件保障有力、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要在深化产教融合中发挥科研反哺教学、引领教学的作用,拓展科研平台育人功能,结合科研项目内容,开发基于项目研究过程的创新课程,为教学改革提供源头活水,实现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要下气力提升办学条件,优化完善教材和教学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要积极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优先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各方面产教资源,制定完善相关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能力项目,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研制和普及推广相应教学装备,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面向新业态、新职业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和学生综合素养。深化“五育并举”,重视“三全育人”,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将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融合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贯彻党中央部署和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精神,把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落实到职业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对标产业发展前沿,在职业学校关键能力建设、产教融合、职普融通、投入机制、制度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不断改革突破,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